
安岳柠檬是四川农业的“金字招牌”,年产值超百亿元,关联全县48万亩种植基地、数十万果农和百余家企业。四川省柠檬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秉持“检验为民、技术兴农”理念,通过深度参与全链条质量管控、强化技术创新赋能、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助力安岳柠檬从“中国柠檬之乡”迈向“世界柠檬之都”。
强化技术支撑
打造一流检测能力
中心持续推动检测能力升级,2025年投入专项资金660余万元,重点引进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尖端精密设备。该批设备检测精度达万亿分之一级,可精准检测柠檬产品中农残、重金属等关键指标,为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与此同时,中心同步建成全市首个实验室智慧管理系统(LIMS)同步投用,实现样品、数据、报告全流程自动化管理,大幅提升效率、降低误差。人才方面,中心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比达50%,近两年新增2名食品授权签字人,多批次技术骨干赴上级机构进修,形成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专业队伍。
全覆盖质量管控
守护“从田间到舌尖”
中心建立全链条检验体系。种植端:实施“风险监测与技术指导”并重策略,建立了涵盖果实外观、营养成分、农药残留等20余项指标的综合检测体系。累计完成地理标志产品委托检验56批次,及时预警非标产品,维护了品牌信誉。加工端:建立“企业自检+中心委托检验”双重质控机制。针对柠檬汁、精油、果脯等20余类深加工产品,系统开展微生物、添加剂、营养成分等多项指标检验。近三年完成企业委托检验120余批次,协助修订5项原料标准,帮扶解决10多项技术难题,助力3家企业获绿色认证。流通端:创新推出“即送即检+电商护航”服务模式,在12个基层市场监管所设立快速接样点,构建起快速响应的检测通道,累计完成仓储、商超等环节委托检验80余批次,为10余家电商提供合格凭证,保障网络销售安全。
推进标准建设
引领产业规范化发展
中心积极参与制定《柠檬种植农业气象服务规范》(DB5120/T 22—2024),为柠檬种植的气象服务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框架;参与编制《安岳柠檬加工技术规范》,明确从原料到成品的各环节操作标准与质量控制指标,为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技术依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标准宣贯培训10余场,培训企业技术骨干与种植大户100余人次。协助相关部门在龙台、通贤等核心产区,推动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辐射带动周边10万亩果园实现标准化种植,大幅提升了安岳柠檬品质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延伸技术服务
激发产业新动能
中心坚持技术下沉,将服务延伸至产业最前沿。一是强化技术培训。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0余场次,惠及种植大户与果农230余人次,帮助3个种植合作社优化种植方案,有效提升鲜果优质率。针对电商从业者,开展“直播带货+质量管控”专题培训,引导合规经营。二是实施精准帮扶。开设技术咨询专线,解答企业在工艺改进、标准解读等方面的难题。推出“检测套餐”服务,以成本价提供关键环节检测,降低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三是构建追溯体系。联合企业共建区块链追溯平台,赋予每颗柠檬“数字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可查全流程信息,增强品牌公信力。
未来,中心将继续拓展检测能力,参数突破200项,推进“一站式”检测服务,加强科研攻关,助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为安岳柠檬走向世界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刘学欣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记者 崔鹏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