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测院:构筑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石成检公司:共建国家标准验证点落地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04版 特别报道
·中测院:构筑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石
·成检公司:共建国家标准验证点落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04 特别报道 2025.7.25 星期五

成检公司:共建国家标准验证点落地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记者 罗安舒
  近日,由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检公司)联合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国家标准验证点(燃料和润滑剂清洁高效利用)正式成立。该验证点是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推动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举措,标志着我国在石油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标准化验证能力迈上新台阶,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建设背景
能源转型与标准升级的迫切需求
  我国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石油燃料、润滑油等产品消费占GDP总量约8%,其中石油消费在2023年已达7.6亿吨,预计“十五五”中期将攀升至峰值8亿吨。这些产品的清洁高效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石化行业正面临深刻变革:一是原料多元化,煤基、废塑料、废矿物油、生物质等非传统原料比例上升,亟须验证现有石油基标准体系的兼容性与适应性。二是产品低碳化,生物柴油、绿色甲醇、生物航煤等低碳清洁燃料加速发展,要求标准体系快速响应技术创新。三是炼厂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缺乏统一标准支撑,在线分析、智能检测等关键技术亟待规范。
  “在此背景下,建设国家级专业验证平台,系统性解决标准科学性、适用性及实施有效性难题,成为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成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平台作用
一体化生态赋能全链条标准化
  记者了解到,该验证点将打造覆盖“石油燃料-润滑剂”全链条的标准化实验验证平台与行业协作平台,发挥三大核心功能。
  一是资源整合枢纽。联合20家以上具备CNAS/CMA资质的国家级实验室,建立覆盖全国的协同验证网络,实现检测能力互补与数据互认,显著提升验证效率与公信力。二是标准研制引擎。深度嵌入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为重点国标、行标制修订与复审提供科学验证支撑。未来三年,平台将主导或参与10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制,如《生物柴油》《车用乙醇汽油》《3号喷气燃料》升级等,并为标准立项、实施评估提供关键技术依据。三是国际对接桥梁。推动国产检测方法和低碳技术“走出去”,三年内提交不少于3项国际标准提案,增强我国在全球石化标准体系中的话语权。
  平台通过集聚生产企业、用户单位、科研院所、质检机构等多元主体,构建“产学研检用”一体化生态,将彻底改变传统标准验证资源分散、协同不足的局面。

研究方向
围绕三大战略攻坚关键技术瓶颈
  验证点将围绕三大战略方向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与标准验证。
  原料多元化兼容性验证。重点突破生物基原料(废弃油脂、秸秆等)、循环经济原料(废塑料、废橡胶)与传统石油基燃料共性与差异指标验证,建立跨原料类别的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支撑炼油产业“多原料加工”标准升级。
  低碳产品核心指标验证。开展绿色甲醇、生物乙醇、生物航煤等清洁燃料的关键性能(如腐蚀性、清净性、燃烧效率)和环境效益(碳足迹核算)验证;研发润滑剂长寿命、低摩擦、可再生性能评价方法,推动产品绿色升级。
  智能炼厂标准体系构建。研发在线分析仪表检定、实验室智能检测系统(如液体烃全自动分析)、国产高端分析仪器替代等技术标准;验证工艺优化、减污降碳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智能工厂建设提供标准基石。

展望未来
标准化体系服务能源强国建设
  “验证点建设分三阶段推进。”据成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验证点短期内(2023年至2024年)完成制度与资源建设;中期(2025年至2026年)深化技术转化与国际合作;远期(2027年至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能源标准化体系。通过系统性提升标准质量与验证能力,平台将显著降低企业合规成本,促进绿色技术产业化,保障消费者安全与环保权益,为我国石化工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注入核心动力。
  接下来,成检公司将依托其在能源产品检验检测领域的深厚积淀,携手中石化石科院等顶尖机构,将验证点建设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创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标杆平台,为中国式现代化能源体系建设贡献标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