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专项服务小组指导下,成都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两项专利成功质押融资1500万元。这是龙泉驿区“知产”变“资产”助力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龙泉驿区全力实施“知识产权提质工程”,目前,融资范围已覆盖汽车制造、新材料、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鼎尖药业、厚普低温等一批创新型企业从中受益。
2024年以来,龙泉驿区重点加强质押融资政策宣讲和业务指导,组织银企对接活动20余场,评估专利技术超500件,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将“沉睡”的知识产权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截至目前,累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7亿元。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成都市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资助政策措施》,推出系列创新举措,着力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新政聚焦“质押融资+证券化”双轮驱动,在资金支持、流程优化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年度最高扶持金额可达80万元。
政策明确,对通过专利权、商标权进行银行质押融资的企事业单位,给予贷款利息、评估费、担保费“三费补贴”专项支持。针对高成长性企业特点,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专项支持,对通过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实现融资的企业,按实际融资额2.5%给予资助,年度资助上限提升至50万元。
当前,龙泉驿区正积极构建“研发-确权-融资-产业化”全链条知识产权生态体系。汽车制造企业通过智能网联系统软件著作权、车载AI算法专利对接ABN(资产支持票据)或ABS(资产证券化),实现“技术-资本-产业”闭环;文创领域主动探索洛带古镇非遗IP、东安湖体育赛事文创衍生品的资产证券化新路径。
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赋能,龙泉驿区正全力打造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高地,预计到2026年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将突破10亿元。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记者 李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