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鲶鱼”游出地理标志品牌新天地广告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14版 区域观察·内江
·“资中鲶鱼”游出地理标志品牌新天地
·广告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14 区域观察·内江 2025.5.9 星期五

从养殖池塘到产业集群
“资中鲶鱼”游出地理标志品牌新天地
  近年来,资中县市场监管局致力于推动鲶鱼品牌建设,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市场推广等活动,资中鲶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深度挖掘,培育品牌。目前,资中县拥有5个地理标志产品——资中血橙、资中鲶鱼、资中冬尖、资中枇杷、罗泉豆腐,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资中血橙、资中鲶鱼、资中高楼不知火。从2019年起,资中县市场监管局通过多次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资中鲶鱼的经济效应、长远发展评估、社会影响力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将资中鲶鱼纳入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培育计划。资中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先后多次主动对接资中县相关负责人,全程跟踪指导“资中鲶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工作。2020年12月7日,“资中鲶鱼”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积极推荐,扩大影响。为进一步擦亮“资中鲶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鲶鱼之乡、四川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块金字招牌,扩大品牌影响力,资中县市场监管局鼓励相关龙头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工作,以地理标志带动乡村振兴,促进企业品牌发展,达到互推共赢的效果。同时挖掘鲶鱼品牌内涵,丰富品牌文化,充分利用国内高峰论坛、渔业展会、产销对接会、农民丰收节、电商等活动和平台推荐渔业品牌,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提升鲶鱼品牌影响力。对符合要求的养殖户采取授权养殖资中鲶鱼,对资中鲶鱼专卖店及餐饮品牌店采取授牌经营。实施资中鲶鱼产品消费促进行动,举办鲶鱼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发布鲶鱼产业信息,促进“资中鲶鱼”品牌发展壮大。
  制定标准,质量升级。《地理标志产品 资中鲶鱼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程》《地理标志产品 资中鲶鱼第2部分:池塘养殖技术规程》于2022年12月19日正式获批成为市级地方标准,为资中鲶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3年7月,由资中县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县渔业发展中心、县餐饮商会以及5家资中鲶鱼知名餐饮企业起草编制的《资中鲶鱼烹饪规程系列标准》正式发布,对资中县内目前消费者满意度高、具有代表性的12道资中鲶鱼菜品的原材料、配料、制作工艺和品质要求进行了规定,对资中鲶鱼烹饪技术标准进行了规范。
  强深加工,发展产业。发展标准化加工企业,激励万瑞食品有限公司、嘉创食品有限公司、资中县军合商贸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广泛招商引资,引进鲶鱼产品附加值高、延长产业链条长的加工类大项目、好项目。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快推进互联网与鲶鱼养殖、加工、物流、电商的全面融合。以首个厅县合作为依托,深化产学研联动,加快与西华大学联合申报鲶鱼鱼子酱、鱼丸、鲶鱼片火锅、鲶鱼边角料提鱼油技术等科研项目研发,扶持企业开发鲶鱼系列产品,打造成渝主轴以资中鲶鱼为代表的预制菜产业集群。
  提高站位,融合发展。结合全县“四园五点”规划,探索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龙江、鱼溪等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鱼溪镇双联村创建“渔业产业兴旺、渔业文化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乡村风情独特”的美丽渔村,通过改造提升标准化鲶鱼养殖池塘,积极打造以“资中鲶鱼”为主的餐饮、垂钓、水族观赏、渔事体验、科普教育等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与此同时,加快建成独具“资中鲶鱼”特色风格的交易展示中心,将鲶鱼传说、鲶鱼化石、餐饮文化、鲶鱼大事件等元素融入其中,提升“资中鲶鱼”文化内涵的宣传力度。以中国橙堡鱼乡融合发展示范园为载体,推行果豆渔循环发展,并带动当地农旅融合发展。推动大水面渔业与旅游、餐饮等多产业深度融合,举办资中鲶鱼丰收节、美食节,利用资中县丰富的水域资源以及交通区域优势,改建钓鱼运动基地,打造中国垂钓之乡,带动旅游发展。此外,大力推进鲶鱼文创工作,积极组织申报鲶鱼非遗项目,着力打造“世界鲶鱼看中国,中国鲶鱼看资中”的口碑。
  共同发力,成效显著。目前,资中县已建成资中县紫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鲶鱼火锅底料加工厂、红樽园鲜货火锅品牌,推广红樽园鲶鱼火锅及连锁店、打造“资中鲶鱼”餐饮旗舰店。万瑞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开发鲶鱼预制菜等产品,资中黄鲶鱼餐饮有限公司、资中县嘉创食品有限公司、资中县碧荷坊餐馆、资中县军合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鲶鱼罐头、鲶鱼丁、鲶鱼干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通过各类展示展销平台和8000余家资中鲶鱼餐馆推介“资中鲶鱼”,宣传推广鲶鱼美食文化。通过媒体报道、举办鲶鱼美食文化节,加强“资中鲶鱼”品牌宣传,促进鲶鱼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唐弋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