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助推辣味零食千亿赛道再升级广告广告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12版 行业周刊·食品
·“情绪价值”助推辣味零食千亿赛道再升级
·广告
·广告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12 行业周刊·食品 2025.3.21 星期五

“情绪价值”助推辣味零食千亿赛道再升级
  辣味牛奶糖、香辣脆米饼、魔鬼特辣味薯卷、魔芋爽爆辣素毛肚……近期,众多品牌加码布局辣味零食赛道。辣味零食作为休闲食品的重要品类之一,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其不仅以丰富的品类与创新的口味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味与健康的双重需求,更为年轻消费群体提供情绪价值,成为一种“社交货币”。与此同时,国内零食品牌正加速拓展国际市场,通过本地化改良,研发适合国外消费者口味的辣味零食。

提供情绪价值
  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数据显示,我国辣味休闲食品的零售额在2021至2026年间会保持9.6%的年均增速,预计2026年将达到2737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辣味零食所提供的情绪价值是推动其零售额快速增长的关键。研究表明,辣椒素能够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形成“痛并快乐”的生理反应。这让辣味食品成为很多年轻消费者调节情绪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辣味零食可以帮助年轻人缓解压力,获得愉悦感,其消费群体因此而日益壮大。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情绪价值的追求,辣味零食品牌不断创新。除了在口味上进行升级外,更通过包装设计和营销策略,强调产品的挑战性和刺激性。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吸引力,更让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

不断拓展边界
  在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的同时,辣味零食也正在通过不同社会圈层逐步扩散,形成多层次、多场景的市场影响力。
  在地域方面,辣味饮食在传统上以川渝、湖南、湖北等地为核心区域,但近年来,辣味饮食已经突破地域界限,广泛流行起来。江浙沪等历来以清淡饮食为主的区域也出现了“辣味消费”的增长。
  同时,辣味饮食也突破年龄界限广受青睐。2023年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的《辣文化调查问卷》结果显示,18至30岁、30至45岁、45至60岁人群中喜欢吃辣的比例均超过50%,接近2/3的年轻人已加入“食辣”行列。在Z世代中,“无辣不欢”不仅是一种饮食偏好,更是一种“社交货币”,是标榜个性的标签,体现了其对潮流文化的追随。
  此外,品类结构的日益丰富与口味的创新也使辣味零食的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从传统的辣味休闲肉制品、面制品,到辣味薯片、辣味坚果、辣味冰淇淋、辣味巧克力、辣味糖果,从常见的香辣、麻辣口味,到泡椒味、甜辣味、藤椒味、柠檬酸辣味、螺蛳粉味,辣味零食的边界不断拓展,满足了消费者对辣味的多样化需求。
  针对细分场景的精准定位,也使辣味零食融入了更多不同消费场景。例如,小包装便携辣味零食,可与快餐捆绑销售,很好地融入了外卖场景,同时也满足了居家及办公等多场景的“一人食”需求。
  品牌之间的跨界合作也层出不穷,持续碰撞出新奇的辣味体验。辣条与餐饮连锁品牌、膨化零食与辣酱、糖果与卤味、坚果与辣条……跨界合作不仅丰富了辣味零食的品类,更通过品牌协同效应,提升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满足健康需求
  尽管辣味需求高速增长,但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并未减弱。《2025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指出,消费者对辣味食品健康属性的关注度正不断提高,68.7%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少油少盐的辣味食品。
  相关行业标准也呈现出明显的健康化趋势。《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QB/T 5729-2022)显著缩减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并有效限制了辣条、面筋等零食中的盐分与油脂含量。这种健康化趋势不仅回应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切,还吸引了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为辣味零食行业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关品牌正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出更多低盐、低油、低糖的健康辣味零食,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例如,通过采用天然香料和调味剂,减少化学添加剂的使用;采用非油炸工艺,降低产品的油脂含量;采用乳酸菌发酵技术,降低产品的盐含量;以全麦、杂粮为原料,添加益生元(低聚果糖),强化产品的健康属性。
  辣味零食的全球化趋势也正在显现。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开始加速开发辣味零食,以辣味薯片、玉米片、虾条等抢占中国市场。众多国内辣味零食品牌也已启动国际化战略计划,精准把握海外需求,对辣味零食进行本地化改良,通过电商平台、线下渠道、国际展会、国际经销商网络及设立海外子公司等,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辣味文化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相互交融,创造出了更多独特的辣味零食。
  辣味零食作为休闲食品的重要品类之一,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市场潜力,为行业发展注入动能。其不仅满足着消费者的需求,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交符号。 据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