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剑夫
今年春节假期,广大消费者在一波以旧换新政策红利下,办年货、换新机、过大年,新春消费市场可谓是热气腾腾、活力奔涌。
“真金白银”的补贴,让消费者纷纷选择在线下卖场或线上购物平台进行消费,然而,这些补贴是否真的落到了消费者手中?
自2024年8月以来,在多个电商平台,联想ThinkBook 14、MacBookAir M3、vivo X200 Pro等3C商品在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出台后被媒体曝光出现“先涨价后打折”的问题。除了线上平台外,今年春节假期,在成都、重庆部分线下门店的以旧换新补贴也遭到消费者投诉,称商品价格突然上涨,算上补贴后的到手价并没有优惠多少。
更为恶劣的是,多地已出现针对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的恶意“骗补”“套补”。数据显示,四川省商务厅去年至今,已针对“骗补”行为开出3张罚单。
不法经营者“截胡”消费者政策补贴的行为,不仅令消费信心和热情打了折扣,还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的最新统计,商家涨价“套取”补贴、使用国补后不给予价保等问题成为2024年消费者投诉的八大热点之一。
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各地区要组织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的经营主体实施产品销售价格公开承诺。对发现存在不履行价格承诺、“先涨价后打折”等价格违法行为,以及套取补贴资金的经营主体,要第一时间取消其参与活动资格,并追缴国家补贴资金。
如此清晰的表述,就是在给企业和市场“敲警钟”,让投机分子清楚知道,国家补贴资金不容“截胡”。
在此建议,对于违规、违法企业,不能止于取消其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资格,还应让其付出更大的代价。例如,相关部门在查清问题的基础上,应对涉案企业进行全面到位的处罚,责令其退回补贴资金的同时,还须进行必要的赔偿。如情节严重涉嫌刑事犯罪,监管部门还应将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另外,也要畅通消费者的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监督。只有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自律的良好氛围,才能让国补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让消费者得到实惠,让市场充满活力,让经济发展的大船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