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角楼:一个百年老窖的自我更迭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06版 关注
·小角楼:一个百年老窖的自我更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06 关注 2024.12.3 星期二

坚持品质与口碑正向发展
小角楼:一个百年老窖的自我更迭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记者 何馥君 白煌
  金酒杯,银酒杯,杯子再好不如好口碑。在巴河、通河交汇处,沿岸诞生了巴中市两大白酒企业,小角楼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川酒十朵小金花”之一的小角楼,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稳步于白酒市场中,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巴中市域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24年2月,小角楼入选“中华老字号”品牌,成为巴中市唯一入选的白酒企业。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品质与口碑的正向发展?记者来到小角楼一探究竟。

源远流长
百年老窖迎更迭
  明末清初时期,秦巴山内一种名为“头水酒”的小酢酒起源。康熙年间,白衣庵小角寺旁生产的小酢酒因其酒质上乘、香味独特,尤为盛名。据《白衣吴氏族谱》记载: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吴氏家族从江西迁至白衣庵,将江西老家酿酒手艺与白衣小酢酒酿造技艺相结合,并在白衣庵小角寺旁开办了小酢坊,取名“小角寺酒坊”,其酒长盛不衰。
  光绪六年,官至云贵两省布政使的白衣翰林吴德溥荣归故里后,认真钻研搜集各地酿酒秘方,不断改进酿酒工艺,并在小角寺旁扩建坊酿酒,人称“小角楼酒坊”,小角楼酒由此得名。
  经过多年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小角楼成为广受喜爱的白酒品牌。但是随着白酒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小角楼逐渐出现品牌更新不及时、品质优化不完善等问题,这一悠久的白酒品牌面对销量下滑、市场份额减少等现状,重振旗鼓不断开辟新赛道。尤其是在四川出台《优质白酒产业2020年重点任务》之后,小角楼抢抓机遇成为“川酒十朵小金花”之一。酒厂以三百多年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技艺相结合,发明了人工强化窖泥专利技术,形成了醇、甜、净的绝妙口感,深受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巴中市提出坚持以产业培育振兴为主线,构建“1+3”主导产业体系。其中,在食品饮料产业方面,重点围绕“两瓶酒、一块肉、一瓶水”等优势产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属于小角楼的“一瓶酒”正在发生更迭。

端“正”酒杯
树立川酒新地标
  今年的气温似乎更高一些,9月底的中午仍热得令人皱眉。记者来到平昌县小角楼酒厂,随着路边小角楼的装饰元素越来越多,一座藏在山间的酿酒工厂出现在道路尽头。
  穿过工厂正大门,道路两侧的农田引起记者的注意,只见金黄色的庄稼整齐地低下头接受阳光的洗礼。往酒厂深处走,能看见许多发酵用的罐子,与传统的窖池不同,小角楼采用全新工艺,利用生态窖池发酵和室外酒罐生态储存。“今年气温特别高,我们计划十月初开窖生产。”小角楼总经理杜鹏程告诉记者,为了确保白酒品质,每年7月、8月份酒厂都会停止生产流程。“气温太高,入窖温度高,这样发酵出来出酒率低,酒质不好,虽然味道猛烈,但是少了白酒的醇香。”杜鹏程介绍,白酒的酿造就是时间的沉淀,不管是对于酿酒的人还是品酒的人,都需要沉淀下来,细水长流。
  在杜鹏程的办公室内,不同类型的小角楼包装一 一摆放在桌面上。“这些包装可谓是承载了无数巴中人的成长记忆。我们开发出72大系列产品336个品种,真的是下足功夫在干了。”杜鹏程告诉记者,小角楼自重组以来,在产品生产线上斥巨资进行创新,先后投入了1.2亿元技改资金,建立了人工强化窖泥技术工艺流程、万吨级储酒库区、色谱检测、紫外色谱分析和微机勾兑系统、酒类科研所、四条现代化成品生产线、产品防伪反窜系统等技术项目;引进和培训了20多名白酒勾兑、尝评技术人才;严格加强生产工序质量现场管理。
  尤其在产品质量方面,小角楼坚持严格遵照国家、省、市各部门对白酒生产的相关要求,对每一瓶生产出来的酒进行检验。作为小角楼质量部负责人,杜俊已经深耕产品质量领域数年,他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消费者对于酒类产品的选择首先就是看质量,而小角楼的理念就是围绕质量做产品,“只有端‘正’酒杯,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成长。”杜俊说。

酒旅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在平昌县,有一个特色旅游项目便是前往小角楼酿酒厂参观游览。从高速路口小角楼欢迎游客的标语,到酒厂可视化车间,目前已经形成完整的参观游览路线。据了解,在小角楼酒窖附近还有一处可供游客埋藏酿酒的地方,将属于自己的白酒埋在土里,等到固定的时间再将其取出品尝,而在这些藏酒的土地上还种植有桃树、桂花树等,供游客观赏。
  据介绍,小角楼起源于平昌县八个4A级旅游景区之一的白衣古镇,目前这里的旅游资源还在开发之中。2020年5月,小角楼与四川全球通旅行社达成合作,创新启动了“酒旅融合”项目,联结“驷马水乡游”“佛头山”“三十二梁”“白衣古镇”开展“小角楼生态白酒园区两日游”,实现日接待游客300余人次,每天藏酒达1000余公斤,带动了餐饮、住宿、平昌青花椒等地方特产的消费,真正实现了小角楼品牌推广、平昌旅游名片传播、第三产业带动、地方特产宣传等的共赢局面。
  在助力乡村振兴上,小角楼除了创新打造酒旅融合项目,还在原材料使用上结合巴中当地优越的地理环境资源,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提供种粮+保底收购”方式在平昌周边乡镇发展高粱种植基地近3万亩,公司以高于市场采购价向农户保底收购,为当地绿色可持续发展探索一条新路径,带动当地居民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