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绵阳市立足地方优势,主动靠前服务,积极有效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将科技融入食品安全全过程,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扩链,全力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科技引领 智慧监管
在2024年绵阳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上,全民食安智慧监管云平台“绵州食安通”正式发布并试点运行。该平台通过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具备24小时AI智能监测预警、食安看板、一店一码、日常管理任务智能化、食源追踪、全民参与共治六大核心功能。目前,该智慧监管平台已入驻530余家餐饮单位。
“该小程序将14项企业信息在线公示,实现电子化公示信息,鼓励消费者主动上传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或值得表扬推广的行为,并给予企业全面评价。”绵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在梓潼县,试点建设完成稻种从田间到市场全程追溯的“梓潼种业”智慧监管云平台……科技越来越多地运用在食品安全领域,守护舌尖安全。
深挖优势 高效服务
两年前,梓潼县建立全省唯一健康食品产业园。随后,园内设立“一站式”质量服务站,依托“川质通”“绵易检”线上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协同推进,精准匹配企业质量技术需求,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目前,健康食品产业园已建成健康食品检测服务站,作为园区重点配套项目,提供原料、半成品实现就地快检,成品专员上门取件服务,实现对入驻健康食品产业园的食品企业提供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检验检测服务。
此外,依托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和特色优质产品优势,绵阳市稳步推进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创建,不断深化省级有机产品示范县创建成果运用。“我们搭建囊括334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水稻制种‘2+4’全链标准体系,制定实施《梓潼县进一步促进有机农业发展奖补办法》,从有机认证、生产、品牌、销售等8个方面对相关企业提供扶持保障。”相关人员介绍,通过示范创建,不但推动有机、稻种产业提速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还辐射带动标准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立。
多措并举 强化保障
近年来,绵阳市按照“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要求推动技术创新,支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建立强质量年度梯次培育计划,制定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方案,形成质量问题清单、攻关清单、政策工具清单,建立省、市、县级强质量领军企业培育库11家并动态更新,推进质量品牌培育;联合四川大学建设健康食品研究中心,共同推进食品安全研究,邀请食品行业专家深入福欣食品、领海油脂、巴家蜀味等10多家企业,指导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的同时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支持福欣、乐洵等龙头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创新,成功打造出一批健康食品链主企业。
绵阳市还把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作为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着力推动区域内食品生产安全监管模式创新,积极建设健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成立市场监管所并入驻健康食品产业园区,“零距离”保障园区食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为园区企业开业、变更、歇业提供全过程精准指导,为企业提供近距离市场监管法律法规支撑与指导服务。
“我们还建立健康食品企业诚信档案,不断加强监督检查和常态化规范,通过构建完善全链条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深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模式,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确保健康食品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绵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孙铭浠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记者 何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