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专家团送出“锦囊”泸州酒、郫县豆瓣等 5 个地标产品在列省计量院“护航”企业节能增效知名美容仪品牌疑似“跑路”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02版 要闻
·知识产权专家团送出“锦囊”
·泸州酒、郫县豆瓣等 5 个地标产品在列
·省计量院“护航”企业节能增效
·知名美容仪品牌疑似“跑路”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02 要闻 2024.2.27 星期二

知名美容仪品牌疑似“跑路”
上接01版

B
说法
售后问题可找平台协商解决
  初普是否如坊间传闻般“跑路”目前尚无定论,但消费者却正在面临实实在在的问题。
  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射频美容仪在使用时需要搭配凝胶,虽然电商平台上还有不少其他店铺在出售凝胶,但真假难辨,不敢随意购买。同时,机器后续的维保问题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店都没了,以后机器坏了去哪修啊?”社交平台上,诸如此类的疑问层出不穷。
  对于消费者担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车云霞。对方表示,如果海外品牌“跑路”或退出中国市场,且未将售后外包给境内专门的服务机构,那么此后消费者直接要求商家提供售后服务是相当困难的。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的,应当履行承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因此,消费者在无法找到商家时,可联系相关平台,与平台协商解决问题。
  车云霞还提醒消费者,如果商家有“跑路”风险,就如前所述可能导致售后极为困难,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有类似情况的商品时还需谨慎。
  此外,针对近期多个品牌射频美容仪价格大幅下降的现象,车云霞也建议消费者在抢购“跳水价”美容仪前,仔细阅读相关的购买须知,注意是否有诸如“特价商品概不退换”或排除权利导致日后维权困难的特殊约定,并及时与商家进行沟通,确保能够获得正常的售后服务。

C
业内
射频美容仪行业面临“洗牌”
  无论是此前的“跳水潮”还是近期陷入“跑路”质疑的初普事件,不少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均推测,这或与国家药监局2022年3月发布的《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2年第30号)》有关,该公告明确,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将被正式纳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本报在此前的报道中提到,专家表示射频美容设备纳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后,在取得注册证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以更好地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第三类医疗器械申报周期长,花费高,可能会大幅提高射频产品的门槛,市场或将“大洗牌”。
  国产美容仪品牌花至联合创始人申迅日前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表示,作为国内首批射频类家用美容仪三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的品牌之一,该品牌早在2021年底就开始了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申报工作,目前已为此花费上千万元。
  距离新政正式实施仅剩一个多月,各大品牌获证进度如何?记者询问了多个头部美容仪器品牌的客服人员。其中,雅萌天猫旗舰店客服表示,目前申请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觅光天猫旗舰店客服告诉记者,觅光非常有望成为行业首批取得相关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企业;OGP时光天猫旗舰店客服则表示,已经进入申报获取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最后阶段。就客服回复和公开报道来看,目前尚未有企业拿证。申迅也在节目中谈到,预计在新规实施后,花至可能有几个月的空档期无法售卖射频仪。
  “政策出台要考虑行业的特殊性,如果头部企业都无法如期拿证,适当延长过渡期是有必要的。”清华大学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中心秘书长苏婧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射频美容仪行业将何去何从?本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