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市场监管暨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召开家用射频美容仪价格集体“跳水”
查看本版大图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01版 要闻
·全省市场监管暨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召开
·家用射频美容仪价格集体“跳水”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01 要闻 2024.1.19 星期五

一年前买入数千元,现在只要几百元
家用射频美容仪价格集体“跳水”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记者 李静玮
  近日,消费者小邱向记者反映她在购买家用射频美容仪产品后遇到的“价格怪象”。据小邱介绍,去年2月她在电商平台选购某国外品牌的家用美容射频仪器,“当时本来想买2022年款的,但觉得2000多元的价格太贵,最后就选择了售价800元的2017年款产品。”然而在去年12月底,小邱通过朋友得知,当初她舍不得买的2022年款仪器如今只要398元就能买到,“没有想到现在价格降这么多,感觉亏麻了,自己花800元买的2017年款产品突然不香了!”小邱说道。
  那么家用射频美容仪产品为什么会出现“跳水式”降价?先期高价购买的消费者能否得到差价补偿?记者就此事进行了相关调查。

A
市场调查
商家赶在新规落地前降价清库
  记者调查发现,小邱的遭遇并非个例。近段时间,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关于家用射频美容仪价格“跳水”的话题持续发酵。不少消费者表示,曾花费数千元购买的家用射频美容仪,在最近一段时间突然降至几百元,引得买家齐齐吐槽“当年花了冤枉钱”。
  家用射频美容仪价格集体“跳水”,背后原因几何?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询问了一家正在降价售卖进口家用射频美容仪的个人店铺。店铺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大家都在清仓处理和大降价”,因为等新规实施以后,没有证的仪器就卖不了了”。
  客服口中的新规,是国家药监局2022年3月发布的《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2年第30号)》,该公告明确,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将被正式纳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这意味着从今年4月开始,射频美容设备需“持证上岗”,因此,一些商家抢在新规落地前降价清理库存。

B
律师说法
消费者要求退差价无法律依据
  因价差巨大,不少之前以高价购买家用射频美容仪的消费者心有不平。
  另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2022年“双十一”期间,她以3500多元的价格在某电商平台的某国外美容仪品牌旗舰店购买了一台进口家用射频美容仪。而一个月前,她发现这款美容仪价格突然降至699元,价差高达五倍。联系商家要求退差价时,对方表示商品已经超过价保期,无法退还差价。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车云霞。她表示,消费者与商家每次购买产品均系独立的买卖合同,因政策原因导致原有商品降价,不属于《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或者可撤销的情形,法律不支持退差价或者退部分差价,但商家同意的除外。不过,如果网购的美容仪在7天内发生降价,消费者可以通过“7天无理由退货”条款挽回损失。此外,如果降价发生在商家承诺的价保期内,消费者也可以主张退差价。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