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叫响“酒都食安”品牌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07版 专题
·宜宾叫响“酒都食安”品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07 专题 2023.12.8 星期五

科技赋能 创新驱动 共治共管
宜宾叫响“酒都食安”品牌
  宜宾燃面热辣似火、李庄白肉入口化渣、双河凉糕香甜爽滑、叙府糟蛋醇香味长……叙府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大江大河赋予这方水土绝佳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底蕴,更塑造了当地的好酒好菜,这里自古就是有名的美食之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果说美食美酒是宜宾的一张名片,那么食品安全就是宜宾的不懈追求。
  2022年8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印发通知,明确第五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名单,宜宾市正式取得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入场券”。
  站在新起点,宜宾以创新为驱动,正在从美食之都大步迈向“酒都食安”之城。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记者 李静玮
A 创新监管手段
食安守护无处不在
  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在宜宾,越来越多的市民感知到了越织越密的食品安全监管网,“买得安心、用得放心、吃得舒心”成为市民最真实的感受,这背后是宜宾打出的一套创新监管“组合拳”。
  又是一个周三打折日,市民江阿姨照常来到自家附近的绿源超市购物。这一次,生鲜食品电子价签上多出的溯源二维码引起了她的注意。在商场工作人员指导下,江阿姨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便跳出了“宜宾溯源大数据”的页面,溯源码、产地、责任人、联系电话、经营主体信息等一应信息都清晰显示在上面。“食品来源看得见,责任人也找得到,感觉买起来更放心了!”江阿姨笑着表示。
  为有效保障全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宜宾市市场监管局今年积极探索创新,建设生鲜农产品流通溯源平台,让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真正实现闭环溯源。目前,溯源功能已纳入全市多个农批市场、农贸市场、食品连锁商超,并开发市域溯源大数据云平台、江北农批市场电子交易结算系统、农贸市场溯源交易系统以及溯源助手、采购商和销售商管理等10个微信小程序,方便市场商户和消费者更好地使用平台进行查询和交易农产品。据了解,该平台还将进一步打通下游环节,将学校食堂、大型宾馆酒店市场主体等全部纳入,实现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
  作为美食之都,宜宾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庞大。针对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人员力量不足、年龄结构不优、技术支撑不强等问题,今年3月,宜宾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宜宾市全面推进食品安全职业检查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食品安全职业检查员队伍建设,建立以专职检查员为主体、聘用制检查员为补充的职业化食品检查员队伍,充实基层食品监管队伍力量。
  “现在经常都能看到你们来检查,感觉来吃饭很安心!”正在饭馆用餐的珙县居民刘厚芳对身着制服前来检查的食品安全职业检查员感叹道。
  珙县市场监管局综合协调股股长朱和强表示:“今年我们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日常监管能力提升明显。”据悉,该县今年聘用8名食品安全职业检查员,全县食品安全生产经营主体年平均检查次数从2.2次提升至3.8次。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宜宾全市已新增食品安全职业检查员31名,年底前,各县(区)将全部完成食品安全职业检查员队伍建设,形成职责明确、协作顺畅、监管全覆盖的食品监督检查工作体系,为食品消费铺上安心、安全的底色。
  无处不在的食品安全监管还通过互联网走进更多宜宾人的视野。
  11月23日,宜宾市市场监管局抖音账号“叙府话市”更新了最新一期视频,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了一家外卖门店,视频一经发布,便收获了超过2000条评论,群众纷纷表示“干得漂亮”。
  宜宾充分发挥“抖音”平台的宣传效能,选取“网红餐厅”和市民关注度高的节令性视频进行突击检查,及时发布现场视频,并对后期整改情况进行督促跟进。目前,该平台已发布视频40期,不断传递食品安全正能量,让食品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更加“可视”“有感”。

B 创新联动机制
高位推动食安共治
  今年3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火锅店里的蹊跷”为题,专题报道宜宾市食品安全行刑衔接工作,引发广泛社会反响。这也是宜宾食品安全工作共治共管的生动体现。
  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长期多面共治共享的工程,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今年以来,宜宾接连出台一系列全国首创的联动机制,高位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破解市场监管部门“单打独斗”局面,撑起高质量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
  今年6月,经过近一年的协调和推动,宜宾市食安委成员单位联系基层食品安全工作制度“横空出世”。此举开全国之先河,以“部门共同参与”为切入点,推动27个市级部门与基层联动,共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切实形成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担责任、共同保障、共建共享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力量不断增强,内外环境明显优化,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在食品安全执法环节,宜宾积极构建“八个联动”工作机制,已推进公开征集重大线索、食安执法监督员等活动,正在筹备食安执法典型案例评选活动。随着机制进一步运行,将大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聚焦食品安全隐患较为突出的农村区域,宜宾通过搭建共治框架、压实部门职责、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推动全覆盖宣传多方面入手,首创纵向到乡镇,横向到市级部门的农村食品安全“N+N”工作机制,形成了从上至下的农村集体聚餐指导和多部门联合监管的共治局面,实现农村集体聚餐事件报告100%、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投保率100%、食品安全承诺责任书承诺100%。

C 创新科技赋能
食安发展再上台阶
  走进宜宾南溪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溪酒业)的酿酒车间,一口口窖池整齐排列,其间只见机械有序运转,发出阵阵轰鸣。
  “我们把传统酿酒不可量化的靠老师傅口口相传的技术演化为工艺参数,用匠人精神和智能科技酿造品质卓越的浓香美酒。”该公司总经理汪大洲介绍,在宜宾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南溪酒业在行业内率先推行“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四化”酿造模式,克服传统酿造难关,推动传统酿酒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化生产,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提升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与食品安全的保障性。
  位于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的宜宾山勾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勾勾公司),科技创新同样是保证食品安全可控的有效手段。该公司以智能化、标准化、科技化为导向,通过建设蛋鸡智能养殖生产车间,充分保障鸡群健康,实现产蛋安全,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安全食品。
  今年6月,南溪酒业和山勾勾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双双入围第二届科技赋能食品安全监管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两家企业的成果并非个例。近年来,宜宾全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探索产研融合发展道路,强化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保障,催动食品安全发展“活水”涌动。
  仅2022年,宜宾就投入科研经费2381万元,培育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6家,推动食品安全领域创新成果转化6项。在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动下,宜宾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跑出了“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