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B 市场调查 原材料成本上升是涨价主因
网购平台羽绒产品涨价,那么线下又是什么情况?11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荷花池批发市场,记者注意到搬运工人正在将颜色、款式各异的羽绒服搬上不同“川”字头的货车。
“最近气温骤降,不管是零售还是批发销量都有所增加。”一家羽绒服批发店的店长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的羽绒服价格从98元到498元的都有,除了做工不同,根据价格,使用的面料、含绒量也不同。
“今年行情影响下,进价就变高了不少。”从事服装批发工作4年的谢女士表示,今年不管是原材料还是面料价格相较去年都涨幅明显,“为了使衣服不显臃肿,不少服饰内里的填充材料从白鸭绒改成鹅绒。”谢女士还向记者介绍了今年流行的款式。记者了解到,虽然今年市场仍是鸭绒羽绒服占大头,但成本更高的鹅绒羽绒服正在迅速崛起。
11月15日,记者来到成都市春熙路一家冬装店铺内,消费者王女士正带着5岁的孩子挑选羽绒服,“今年的羽绒服价格确实贵一些,不过款式吸引人,贵点买回去明年还能穿。”王女士表示。而除了羽绒服,记者在附近的商铺看到围巾、手套、耳罩、暖宝宝等其他冬季保暖品也备受消费者青睐。
记者梳理发现,对羽绒服行业而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问题其实一直存在。据华创证券《羽绒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作为内部填充物的鸭绒、鹅绒约占一件羽绒服总成本的45%。而在DT研究院整理的数据中,自2016年至2022年11月,90%白鸭绒从每千克200元涨至360元左右,90%白鹅绒从每千克不到400元涨至640元左右。根据中国羽绒信息网公布的GB/T 14272-2021标准羽绒价格显示,截至11月10日,95%白鸭绒价格为422.17元/kg,95%白鹅绒价格为846.52元/kg。不仅如此,2022年4月执行标准为GB/T 14272的最新版《羽绒服装》国家标准开始实施,该版本较上一版做出诸多调整,包括将羽绒服填充标准从“含绒量”改为“绒子含量”,同等比例下后者品质更优,这也导致羽绒服采购成本的增加。
C 购买提示 挑选羽绒服要避开三大误区
如何在琳琅满目的羽绒服中挑选一件质量上乘,保暖效果好的?首先应避开“白绒比灰绒更保暖”“充绒量代表保暖性”“越厚重越保暖”这三大误区。
其次消费者可通过“三看”来判断羽绒服品质:一看绒子含量,羽绒服的绒子含量明示值不能低于50%,最高是95%,在这个区间绒子含量越高就越保暖;二看充绒量,轻薄款羽绒服为40克-90克,一般厚度的羽绒服为130克左右,中等厚度的羽绒服在180克左右,而北方严寒地区的羽绒服充绒量需 180克以上;三看蓬松度。蓬松度越高,羽绒储存的空气越多,保暖性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