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在年轻人身上下功夫郫县豆瓣产业绿色制造升级与示范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14版 行业周刊·食品
·调味品在年轻人身上下功夫
·郫县豆瓣产业绿色制造升级与示范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14 行业周刊·食品 2023.4.7 星期五

消费主力迭代 复合调料受宠
调味品在年轻人身上下功夫
  目前,年轻群体正在成为厨房调味品消费的主力军,并且呈现出一些新型、特色的消费习惯。为了迎合年轻人的调味需求,调味品品牌纷纷开启了“年轻化”战略,在产品、包装、渠道、营销等方面发力创新。

品牌“年轻化”迫在眉睫
  近几年,调味品行业的发展可谓“喜忧参半”。忧的是,餐饮端受疫情影响按下“暂停键”;喜的是,家庭消费呈现高增长态势,其中复合调味料因符合年轻人生活调性尤为“受宠”。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做饭,同时也更注重食品的味道。一项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有接近半数的年轻人,表示自己每周都会下几次厨房,还有超过一成的年轻人天天下厨。在一二线城市中,每周都要做几次饭的年轻人,占比达到48.1%和55.8%,在四五线城市,占比达到了41.9%和39.6%。但现实情况是,年轻人爱做饭,但又存在做不好饭的痛点。
  复合调味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痛点,因此近几年备受年轻人追捧。对此,颐海国际推出酸菜鱼、小龙虾、宫保鸡丁等复合调味料,千禾味业推出了回锅肉、麻婆豆腐、青笋土豆烧鸡等复合调味料,好人家推出了藤山钵钵鸡、青花椒麻辣鱼、麻辣小龙虾、香辣烤鱼、麻辣烫串串等复合调味料……为了迎合年轻化消费趋势,调味品品牌纷纷在复合调味料赛道加紧布局。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新一代消费人群正在崛起,不仅复合调味料,新派辣酱、油醋汁等产品的走红,都是因为满足了这部分人群的消费需求而成为热销品类并走红市场,调味品品牌“年轻化”已迫在眉睫。

品牌“炫技”吸引年轻人目光
  随着新消费崛起,不少品牌嗅到商机并同步开启“年轻化”战略,有的品牌尝到了甜头,但也有很多品牌陷入盲区,为了显得“年轻”而年轻,缺乏对消费需求的洞察,因此效果并不如人意。那么,调味品品牌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年轻化呢?业内人士指出,新一代消费人群更加独立、时尚且崇尚健康与个性表达,这就必须要求调味品品牌在营销、产品及渠道层面去主动匹配他们的需求。
  首先,在产品方面,年轻化并非意味着对传统的全面抛弃,在老品类上实现创新也能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以火锅底料为例,除了传统麻辣口味,番茄、菌汤、金汤、日式寿喜锅、老鸭汤等新兴口味越来越受市场欢迎,钵钵鸡调料、麻辣香锅调料、串串香调料等细分产品也逐渐在市场走俏。在酱料方面,除了常见的辣味佐餐酱之外,黄焖鸡酱料、砂锅调料、热干面酱料、烤鱼酱、炸鸡酱、手抓饼酱、黑胡椒酱、韩式拌饭酱等新兴口味也在电商渠道热销。
  产品年轻化还可以从功能复合化、规格便利化、包装美观化等方面发力。新一代消费者更加追求简单、快捷的生活方式,并且不喜欢浪费。海天味业的挤挤装蚝油、郫县豆瓣品牌鹃城的MINI小酱豆瓣牛肉酱、桥头人家的小块火锅底料……减少容量、改善瓶型、防止泄漏等更加人性化的变化,正是产品年轻化的充分体现。同时,注重感官刺激的年轻人,还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和惊喜,丰富靓丽的色彩、个性有趣的形象往往能引发他们的购买兴趣,因此,提升调味品的包装档次、塑造品牌的独特识别符号、强化时尚度和品质感,成为调味品品牌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次,构建多元化的渠道成为触达年轻消费者的关键。分析发现,越是年轻化的品牌,渠道构建越是多元。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调味品行业仍旧以传统通路为主要渠道,但一些新兴渠道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从最初的农贸到连锁商超,从线下到线上,从传统电商到社区团购再到兴趣电商……每一次渠道变革带给调味品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但对行业的影响却逐渐加重。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都是年轻品牌入局时最先考虑入驻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离年轻消费者更近,是他们捧着手机能到达的地方。”
  另外,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抢占C端市场,许多调味品品牌在营销模式上下功夫。一些调味品品牌通过携手知名博主打造短视频、赞助热门综艺节目如《脱口秀大会》《非诚勿扰》、以及聘请影视明星为代言人等营销手段,走进年轻消费群体的视野。
  有业内人士认为,年轻化其实就是一种与时俱进,调味品作为快消品行业中极为传统的行业之一,年轻化不仅关乎着品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行业保持足够的市场活力也极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调味品行业正呈现“年轻化”新势能,但如何拉近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品牌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据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