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记者王钰
碳酸饮料为什么好喝?一千个人也许也会有一千个理由。
消费质量报消费评测中心邀请了5位消费者,以经典碳酸饮料——可乐为样品,对经典可乐、无糖可乐、可乐纤维+分别进行了口感测评。
消费者A
经典可乐:甜度最高,但是多喝几口就会觉得腻。
无糖可乐:甜度最低,仿佛被稀释,失去了经典口味的特色。
可乐纤维+:甜度略低,仿佛完全改变了经典口味的配方。
消费者B
经典可乐:气泡很足,可乐味足,口味不算太甜。
无糖可乐:可乐味较淡,口味较甜。
可乐纤维+:味道比较奇怪,个人觉得不好喝。
消费者C
经典可乐:气泡感最强,甜度适中,口感好。
无糖可乐:没有气泡感觉,有甜的感觉,但甜度是三个之中最低的。
可乐纤维+:有气泡感,但气泡感低于经典,有甜度,是三个里面最甜的。
消费者D
经典可乐:满口的气泡,是碳酸的快乐!
无糖可乐:失去了可乐的灵魂,只是甜味。
可乐纤维+:相对来说,是比较还原经典口味的。
消费者E
经典可乐:甜味饱满,持久力强。
无糖可乐:甜味不饱满,后味略苦。
可乐纤维+:甜味一般,没有经典甜味浓郁,气泡一般。
5位消费者
对三种可乐的口感评价
通过对比瓶身标注配料表,三款可乐配料中都含有水、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咖啡因以及食用香精,仅有经典可乐含有白砂糖。
通过对比营养成分表,经典可乐每100毫升的热量为180千焦,其余两款每100毫升的热量为0千焦;经典可乐每100毫升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为10.6克,其余两款每100毫升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为0克;三款可乐的钠含量为无糖可乐>可乐纤维+>经典可乐;仅有可乐纤维+中含有膳食纤维,每100毫升含1.5克。
那么,碳酸饮料为什么好喝?经典碳酸饮料与无糖碳酸饮料又有何差异?记者邀请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健进行了专业解读,从配料表入手告诉你“可乐好喝”背后的原理。
解读:从配料表“认识”碳酸饮料
经典碳酸饮料的风味是食用糖、酸化剂、香精等原料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二氧化碳急速释放时刺激舌部表皮带来的轻微辣感,进一步丰富了饮料的口感层次。
人类本能酷爱甜味,白砂糖或甜味剂能唤起多人体分泌多巴胺从而带来愉悦感,同时气体大量摄入后“打饱嗝”带走热量产生清爽的快感。甜味区在舌尖部,酸味和咸味区在舌头的两侧,而苦味则处于舌根部。舌头中部为非敏感区,如果在该区放上有味物质,不会引起味觉反应。由于舌头运动或在口腔唾液中的扩散使有味物质与舌头上具有的味蕾的部分接触时,才会产生相应的味觉。
不同的味感存在掩盖效应,比如甜味和酸味可以相互掩盖,甜与苦,甜与咸都能相互掩盖。辣感是一种触觉(痛觉),但是也能掩盖甜味,为了在多种味感掩盖效应下得到适合的甜度,所以一般碳酸饮料含糖量会在8-10%左右。
但是高糖摄入不仅会造成成年人肥胖、高血糖;饮用后,在碳酸、磷酸等作用下口腔环境的pH会降至酸性,牙齿会出现轻微牙釉质腐蚀的现象,加上微生物对糖发酵产酸进一步破坏牙齿表面,进而形成龋齿,饮用后立即刷牙反而容易造成牙齿表面进一步损坏,及时漱口才更合适。
因此,利用甜味剂来代替白砂糖和果葡糖浆是碳酸饮料健康化的解决方式。
无糖碳酸饮料最常用的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安赛蜜(AK糖)、三氯蔗糖(蔗糖素)等,一般不会只加入一种,不同甜味剂混合使用可以消解某些单一甜味剂的苦、涩味。
很多无糖碳酸饮料选择阿斯巴甜,是因为阿斯巴甜口感纯正,甜度是蔗糖的200倍,不耐高温但酸性环境中很稳定。但是阿斯巴甜含有苯丙氨酸,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饮用含阿斯巴甜的饮料。
随着饮料企业追求个性化、差异化,更多的甜味剂被运用。赤藓糖醇、麦芽糖醇等来自植物淀粉发酵的糖醇或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天然植物提取物在中高端饮料领域目前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但需要指出的是,部分甜味剂仍能少量参与代谢,造成血糖升高,还有一些甜味剂大量摄入可能造成胃部不适。所以,控制饮用量仍然是健康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