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店卖咖啡 咖啡市场迎来跨界潮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2版 行业周刊
·中药店卖咖啡 咖啡市场迎来跨界潮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2 行业周刊 2022.11.4 星期五

中药店卖咖啡 咖啡市场迎来跨界潮
  在药店来一杯手冲咖啡,吃完创意点心,抬脚就能接受中医问诊……最近,北京市老字号白塔寺药店办起养生咖啡馆“耀咖啡”,试营业期间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慕名前往。
  当下,从小巷的咖啡馆到上班族办公桌上的外卖咖啡,咖啡消费已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很多城市里,咖啡馆如今已然随处可见,从社区到商圈,从堂食到外送,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同价位的产品都有品牌布局。据估算,目前全国咖啡消费者约3亿人,咖啡行业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不少企业都开始跨界布局咖啡市场。

药店卖咖啡引来新客流
  “耀咖啡”开在白塔寺药店一层。记者探访时恰逢工作日中午,室内座椅、室外景观位座无虚席,年轻顾客占了八九成。
  另一家北京老字号药店同仁堂的咖啡店也开了十余家。记者来到同仁堂知嘛健康双井店,大大小小的中草药罐随处可见,立体敞开式的厨房里架起煲汤炖茶的炉灶,各种加入中草药的面包和咖啡琳琅满目。
  “原来总觉得中药材和咖啡不搭,现在我已经习惯了饭后来一杯‘养生咖啡’。”袁女士在附近上班,最初只是来尝鲜打卡的,店里的丰富产品和新奇体验让她成为回头客。
  有趣的体验,是吸引新客流的秘诀。调查发现,大部分顾客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有些顾客没怎么接触过中医,还是在用餐后到二层的中医诊所首次尝试请医生号脉。工作人员介绍,店内每周五至周日提供免费中医问诊,名额经常约满。闫女士就是在喝完咖啡后,体验了一把“中医热CT”。“医生帮我分析了潜在的疾病,店里还可以进行按摩、针灸、正骨等治疗。一楼咖啡、二楼养生,太适合约上姐妹们来个养生局了。”她说。

多品牌挤入咖啡赛道
  今年以来,运动品牌李宁在部分门店推出了“宁咖啡”,消费者在李宁门店任意消费后即可免费获得一杯咖啡。老字号内联升今年也在其北京大栅栏总店开设了咖啡店——大内·宫保,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去打卡。
  在微博上,咖啡爱好者“等风来”表示,比起专门做咖啡的品牌,即使一些跨界品牌或具有强社交属性的咖啡馆咖啡口味一般,消费者也有较高的包容度。因此,比起在咖啡市场盈利,对于李宁、内联升等品牌来说,更看重打造一个可以与新生代消费人群持续对话的平台,以便借机更贴近消费者。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咖啡市场规模约为3817亿元,消费者突破3亿人次;预计国内咖啡市场将保持27.2%的增长率,远高于全球2%的平均增速,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为何众多品牌都将目光转向咖啡这一领域?天使投资人郭涛表示,近年来,咖啡市场规模和消费人群均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面对这样一个产品毛利率高、进入门槛低、消费者高频率消费、市场规模庞大的增量市场,自然会吸引众多企业入局。

市场差异化发展
  虽然入局企业不断增多,但据餐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餐宝典发布的报告显示,餐饮业门店淘汰率较高的品类包括咖啡、面包、茶饮等。其中,11.5%的咖啡店活不过3个月,42.4%咖啡店持续运营时间超过2年就已经属于“老店”了。可见,咖啡赛道拥挤,对于未形成规模、缺乏独特风格的咖啡店来说,日子并不好过。
  郭涛认为,随着众多企业纷纷涌入咖啡赛道,行业逐渐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引流获客成本日益趋高,市场分化趋势愈演愈烈,投资热度急转而下。企业应在品牌、产品竞争力、盈利模式、管理模式及运营模式等方面多下功夫,确保企业长期高速增长。

单价呈现降低趋势
  随着入局者日众,不同价位的咖啡都有一定的受众人群。从整个咖啡市场来看,单价有降低趋势,有品牌开始进一步发掘下沉市场。
  当前,10元以下、10-20元、20元以上等不同价位都有企业布局,与过去星巴克、COSAT等品牌主导的咖啡市场相比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喝一杯咖啡的成本大大降低,消费者拥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此外,随着一线城市品牌和门店的饱和,一些品牌也看准了下沉市场的潜力,如蜜雪冰城投资的咖啡品牌幸运咖均价在10元以内,低单价更易于获客。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表示,随着咖啡企业不断增长,咖啡单价有降低趋势,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也意味着下沉市场的潜力会被开发出来,会持续提高渗透率。 综合自新华网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