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要闻深度(03版)

人民银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并非政策收紧标志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16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12日中国人民银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并非货币政策收紧的标志。作为央行的多种调控工具之一,本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仍是一次中性的货币调控工具的使用。
  张建华说,2009年,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全年中国的流动性猛增,出现了过剩和偏多的情况,基础货币投放量比改革开放30年来的平均水平高出近30个百分点。充裕的流动性为经济的复苏打下了基础,但长期保持如此大量的流动性显然会出现问题,因此适当进行政策调整和收缩是正常的。
  张建华表示,央行本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一定程度上仍是一个中性的工具,并非货币政策收紧的标志。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高可以对冲掉投放出的货币,但本次调整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冲额外投放出的货币,并非为了对冲实体经济当中流动性。全年的货币政策仍将会保持,同时在使用调控工具时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针对性。
  12日,央行宣布上调除农信社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据新华网
  相关阅读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紧缩含义不宜夸大
  从18日开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周五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一次性冻结资金约3000亿元。由于央行宣布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时间早于预期,市场在政策紧缩预期增强的影响下剧烈波动,但有政府官员和业内专家提醒,市场不宜夸大准备金率政策的紧缩含义。
  专家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于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确实不宜夸大,因为商业银行完全可以通过调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加以应对。而且目前央行向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要高过超额存款准备金将近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调整准备金构成也有利于提升资金回报。
  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之前的公开市场操作当中,中央银行有意识地提高了3个月期和1年期央票利率,这被解读为政策收紧的信号,而准备金率上调继续强化了这种预期。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央行早于市场预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增强政策前瞻性的考虑。据证券时报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