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工商地方(05版)

为了碧水蓝天映果城
 

  ———南充环保部门治理环境侧记
  南充市民都说,南充的天变蓝了,水变绿了,花变香了,生活的环境变美了。
  天空悄悄变蓝
  加强污染防治特别是工业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工业污染治理在“十一五”期间成为南充环保的重点工作。2005年至2009年,该市大大小小200余家产污和排污的工业企业,全部建设了污染治理设施,共投入污染治理资金近1.5亿元,工业企业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
  流水悄悄变清
  南充市环保局在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中,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确保了该市饮用水源安全。
  一是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该市共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384个,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纳入保护和监管范围,确保了饮用水源安全和有序管理。二是规范设置界碑和警示标志。三是加强日常监管和例行监测工作。四川省环境质量公告对嘉陵江干流水质评价结论为:嘉陵江干流100%达标。
  空气悄悄变香
  该市在嘉陵江及其主要支流的沿河带规划建设了生态林带走廊20余万亩,采用乔木、灌木、半水生植物混交的方式建立了流域内水环境生态保护体系,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净化和涵养水源的良好效果。目前已建成阆中杨溪河湿地保护区、嘉陵太河鹭鸟自然保护区,南部、蓬安、顺庆、高坪、仪陇等县市都正在积极创建自然生态保护区。
  城市悄悄变美
  预计2010年该市县城将全面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28万吨/日。
  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该市每年都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确保煤改气不反弹,确保餐饮业油烟治理达标排放不扰民。该市从去年10月起,已启动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五大工程:“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生态工程、治污工程”。
  六大工程提升环境质量
  未来六年(2010-2015年),南充环保主攻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监管能力,重点实施六大工程。
  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将完成嘉陵江及其21条主要支流沿线的100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完成100个处置规模为50-100吨/日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项目的建设。投入资金2.2亿元,完成南充市辖三区50公里的雨污分流管网以及其余六县市各10公里以上雨污分流管网的建设项目。对嘉陵江流域和“六河两溪”的开展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
  本报记者柯增胜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