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1吨纯水产生3吨“废水” 为了健康,越来越多的市民将各式各样的净水器请进了家,但一同来到的还有不少麻烦。近日,成都市民张小姐就向记者抱怨她家的净水器,“我家安了一台纯水机,用水量居然翻番了,这纯水机是不是太浪费水了?”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工艺原因,纯水机每净化出1吨纯水,就会产生3吨“废水”。由于厂家在说明书上并未做相关说明,不知情的消费者使用时直接将“废水”排放管道接入下水道,导致本可循环使用的“废水”被白白浪费掉。 调查 净水度越高“废水”越多 “纯水机是目前市场上净水程度较高的高端水处理设备。”据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净水行业委员会秘书长顾久传介绍,纯水机的工作原理是对水施加一定压力,利用孔径只有0.0001微米的反渗透膜,使水分子通过反渗透膜,而溶解在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细菌病毒等物资因为直径过大,无法透过反渗透膜(病毒的直径一般为0.02-0.4微米,普通细菌的直径为0.4-1微米),从而使渗透过的纯净水和无法渗透过的浓缩水被严格地分开。 “净水程度越高,产生的净水量就越小,产生的‘废水’也就越多。”顾久传告诉记者,目前相关标准规定家用反渗透净水处理设备的净水率只需要达到20%即可,也就是说100吨水只要能造出20吨净水,净水和‘废水’的比例达到1:5,就是符合标准的。而实际上,目前纯水机的净水率普遍为1:3。 记者了解到,纯水机的净水率实际上是可调的,厂家设置净水率要考虑原水水质和渗透膜的寿命等因素。“一般来说,原水的水质好,可设置较高的净水率,产生的净水量大。但是如果一味追求高净水率,会增加反渗透膜的承受压力,会导致机器很快出现污堵,降低反渗透膜的寿命。”某品牌纯水机技术人员朱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纯水机的“废水”问题炒得很热,有的厂家可能会为了迎合消费者多出净水的需求,通过增压等方式来提高出净水量,但这是不可取的。 算账 “废水”之称很冤枉 对于被白白排掉的纯水机“废水”,顾久传大呼可惜,急欲为其正名。 “将纯水机产生的浓水称之为废水,这是不科学的。”顾久传告诉记者,纯水机一般有五级过滤,第一级为滤芯,第二级、第三级为活性炭,第四级为RO反渗透膜,第五级为精致活性炭。所谓的“废水”实际上已经过最初的三级过滤,其中,一级过滤滤除了水中泥沙、红虫、铁锈等,二、三级过滤滤除了水中的有机物和异色异味如农药、氮气等。浓水除了含盐量较高以外,其浊度、色度、嗅、味、SDI、SS、COD等指标都比自来水好得多,称其“废水”真冤枉。 顾久传告诉记者,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净水行业委员会曾做过调查,使用家用RO纯水机的家庭中,产生的90%以上的浓水是可利用的,既可用管子接入浴缸、洗衣机,也可接入抽水马桶,甚至可接入桶中、盆中,用于洗菜、洗衣、洗脸、洗澡、冲马桶等。 呼吁 别让“纯水机”变“费水机” 对于如何处理“废水”的问题, 部分消费者告诉记者,“废水”固然可以利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要“开墙埋管”,比较麻烦,所以,除非在装修时就预埋管道,否则,“废水”只能通过下水道直接排放。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厂家对纯水机“废水”问题讳莫如深。对此,专家指出,厂家有义务向消费者明示纯水机产生“废水”的数据,这不仅能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也能更好地解决“废水”的排放问题。 “有的厂家已经针对纯水机的‘废水’利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上海卓跃营销咨询传播机构总经理庞亚辉告诉记者,有的厂家推出了家庭分质供水系统,将RO反渗透机生产的浓水通过管道系统加以回收利用,运用到洗衣、冲厕等场所,避免直接排掉(即饮用水与生活用水双重利用)。 据悉,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正在考虑浓水的回收和利用问题,比如新建2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小区,要配备自来水管道、雨水收集管道、中水回用管道等,届时,RO反渗透纯水机所生产的浓水可以直接排放到中水或雨水管道中加以循环利用。否则,当大量清澈的水被直接排进下水道,消费者在水表转得飞快之后才发现问题,纯水机在“健康家电”的好名声之外,恐怕就要背负“浪费家电”的骂名了。 本报记者舒廷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