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美食食品(12版)

自制鲜榨食品要注意细节
 

  随着豆浆机、酸奶机、榨汁机等的普及,自制饮品,如豆浆、酸奶、酸梅汤、果汁或蔬菜汁等,也颇受人们青睐。对此,有专家提醒,自制的饮品虽然营养丰富,有助清热解暑,但是一定要注意制作过程的细节,以免解暑不成,反倒不利身体健康。
  ●制作豆浆
  泡豆子超4小时易长细菌
  时下,豆浆机已进入许多家庭,而自制豆浆也成了许多人的早餐或生活饮品。豆子作为主要原料,在选购大豆时,就要注意大豆的干燥程度,储藏中也要避免让它受潮,以免细菌滋生或霉变。
  更需注意的是,在夏天泡豆子,如果超过4小时,最好能放在冰箱当中。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生池指出,因为泡豆的水分很容易繁殖各种细菌,一旦沾染了某些致病菌,或产生细菌毒素,都可能引起胃肠道疾病。
  ●自制酸奶
  用具不洁可招来有害菌
  酸奶机的出现,让喜欢喝酸奶的人群兴奋不已。因为自制酸奶不但程序简单,而且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酸甜。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膳食部营养师雷敏提醒,酸奶制作看似简单,但学问也不少,稍不注意,自制酸奶便可能成为健康的杀手。
  雷敏提醒,自制酸奶是一种发酵食品,这就意味着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东西都会被人吃下去了。而发酵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培养细菌,创造适宜的环境让乳酸菌和牛奶中的乳糖发酵制成酸奶。如果此前的原料奶和与其接触的所有用具,如容器、盖子、搅拌用具等,没有经过严密消毒,那么这些有害菌一样会在发酵过程中滋生繁衍。这样的酸奶一旦被人饮用,容易引起肠胃疾病,严重者还会导致中毒。
  ●鲜榨果蔬
  切忌榨汁机清洗不到位
  鲜果蔬汁常常能解除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雷敏建议,蔬菜汁一定要现榨现饮,避免营养成分降解而降低排毒作用。
  在鲜榨果蔬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水果、蔬菜的清洗要到位、该去皮的一定要去皮等步骤,最关键是要注意榨汁机的清洗。因为榨汁后残留的果汁很容易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如果不仔细清洗,再次使用时果汁中就会沾上细菌,如大肠菌群、霉菌等,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所以使用榨汁机,一定要注意随时清洗,最好在榨汁前把榨汁机用热水烫洗几遍,在使用后还要把榨汁机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左右,通过紫外线进行消毒。 本报综合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