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宽带选择权回归用户还很难的问题,专业人士认为——— “最后一公里”在通信行业被用来代指从通信服务提供商的机房交换机到用户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宽带无论采用哪种接入方式,都涉及在用户计算机等终端设备所在的地点进行布线的问题。固定通信网“最后一公里”先入为主的天然性垄断,未从根本上打破。 选择权回归用户还很难 通常情况下,一个新楼盘在交房时,其宽带布线已经接入到户。住户大多自然选择既定宽带,如果想要更换宽带运营商,就需要重新布线,其中可能遭遇物管和其他方面的阻挠。小区开发者或物业管理部门和一家宽带运营商签订排他性协议,收取通信管道建设入场费,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这导致小区业主只能接受该运营商的服务,无论该运营商的服务是否让人满意。 事实上,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的规定,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者不得就接入和使用住宅小区和商住楼内的通信管线等通信设施与电信运营企业签订垄断性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接入和使用,不得限制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的权利。但事实上,“最后一公里”的决定权一直都没有回归到用户手上。 成都市民黄小姐告诉记者,她所在小区住户不到500户,目前在铁通登记宽带的用户30多户,而物管方对铁通提出的进场费用超过3000元,铁通方认为费用太高,尚在犹豫是否要进入该小区。 引入竞争打破垄断 宽带市场很大,没有哪个运营商可以把持全部市场。“未来宽带市场将更加细分,垄断将是宽带市场细分发展的致命伤。”铁通片区林经理认为,引入竞争打破垄断是件好事,竞争才能促进各方的发展。有竞争,运营商的技术和服务更能提高,用户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运营商。 林经理说,宽带的市场空间和用户需求多样化,有的运营商倾力塑造自己的专业化路线,有的运营商亮点在增值服务上。从运营商本身来说,重视技术和服务是竞争的核心。比如用户反映最多的频繁掉线,无法登陆,高峰时段网速慢等等问题需要通过技术升级改善,增值服务则让宽带本身的增值空间得以体现。 记者了解到,正在编制的《住宅小区及商住楼电信设施设计规范》将保证小区配套电信设施满足多家电信企业共同接入的需求,后进入的运营企业将不必再铺设新线路,只需在交接间与新选择电信企业的网络进行连接,即可实现用户转网,为业主提供服务。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建设造成的资产浪费,又能引导电信企业把精力集中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促进竞争合理有序地进行。 刘瑜本报记者舒廷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