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要闻关注(03版)

四川抽检康缘牌资中冬菜不合格
 

  民生关注
  本报讯(记者黎藜)昨日,记者从四川省工商局获悉,该局近期对部分地区流通领域的酱腌菜、方便面和挂面进行了质量监测。
  省工商局抽检了30批次酱腌菜,经检验,合格的27个批次,合格率为90%,不合格的3个批次,不合格率为10%。其中,四川资中菜源食品有限公司2月17日生产的250g/袋的康缘牌资中冬菜苯甲酸超标。苯甲酸是一种防腐剂,人体如果长期食用过量的苯甲酸会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造成一定的危害,影响人体健康。此外还有2批次产品标签不合格。
  通过对60批次的方便面进行检验,省工商局发现,合格的57个批次,合格率为95%,不合格的3个批次,不合格率为5%。其中,有1批次单件商品允许短缺量不合格,有3批次标签不合格,主要表现为1个批次料包中检出防腐剂“苯甲酸”,而标签未标示,其他2个批次表现为标识不具体。辉县市银龙专用粉食品有限公司3月12日生产的102g/袋的京辉牌京辉牛骨拉面爆椒牛肉味(油炸方便面)存在单件商品允许短缺量、标签不合格等问题。
  同时,省工商局对40批次挂面进行的质量监测显示,内在质量合格的36个批次,合格率为90%,不合格的4个批次,不合格率为10%。标签不合格的16个批次。
  本次抽检发现,挂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水分超标;产品中检出了色素和标签标识不合格。
  省工商局消保处处长马桂华指出,水分超标增加挂面产品重量,变相损害了消费者利益。造成其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不重视商品保存和销售条件,或包装简陋,密闭性差等。
  此外,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挂面不能添加色素。本次抽检发现,部分产品中添加了胭脂红。
  而标签标识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挂面中检出了过氧化苯甲酰而标签未标识;强调添加了某些营养物而未标示所强调的添加量;未标示挂面真实属性名称;配料清单中的配料不具体;未标注质量等级。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