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质监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 本报讯 (彭讯)6月30日,彭州市川芎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以90.7分的优秀成绩顺利地通过国家标准委员会组织的考核验收。这将极大推动彭州川芎,乃至全市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的进程。 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自2007年项目立项以来,彭州市质监局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作为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来抓。他们积极克服汶川大地震带来的重大灾害影响,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 在工作中,该局以标准化示范推广为途径,实现项目的规模化;以市场为导向,实现销售的一体化;以科技为支撑、实现生产的标准化;以质量为根本,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经过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以及3年来的实施建设,彭州川芎示范种植面积由示范区建立前的690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2.1万亩,形成了敖平、军乐、红岩、葛仙山川芎产业带。 “标准”开路农户赚钱 在川芎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彭州市质监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川芎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全面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形成了一套产前、产中、产后完善的示范区标准体系,保障了川芎种植全过程的标准化。 标准化技术指导小组利用各种形式,共举办各类培训200余期,培训农户1.5万人次发放各类培训资料1.8万份。同时,他们十分重视川芎营销的组织化管理,将实施品牌战略作为川芎营销的突破口,以经营大户、中介组织为核心,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协会+标准+农户”的产销模式。各相关部门全力支持专业协会的发展,并给予优先提供生产经营信息,优先提供生产经营场所,优先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为专业协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了彭州川芎的产业化进程。川芎每公斤单价由示范前的8.5元提高到最高时16.5元,全市成品川芎亩产由示范前的164公斤提高到现在的217公斤,人均增加收入853元,增长比例为180.8%。 借势而上满盘皆活 借助川芎标准化的验收成果,彭州市积极深化推进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抓好基地建设和品牌建设。 尽管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也缺少各类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等高档的生产基地,但该市通过积极推广“六个一工程”: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标准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他们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环境监测、质量检测等方面的经费支持,推动了当地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