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3C家电(12版)

多管齐下拓宽节能灯销售渠道
 

  ☆节能灯推广系列报道☆
  上期,本报对四川省今年将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的情况进行了报道。距离今年节能灯推广任务的最后期限12月31日,只有5个多月的时间,中标企业将采取何种方式销售节能灯?
  “平均算下来每天需要销售近万只的节能灯才能完成任务,而目前的销量远远达不到。”150万只节能灯推广任务让镇江强凌电子有限公司四川办事处负责人苟智倍感压力。如何拓宽销售渠道,提升销售量,成为该办事处的工作重点。
  社区推广中标企业主动出击
  “目前中标产品的推广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走社区,二是走工程。”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区域经理赵悦怀日前告诉记者,此次中标的6家企业中,包括该集团在内,有3家的中标产品是紧凑型节能灯,共有5W、7W、8W、9W、11W、13W、14W、18W、20W九种规格13款节能灯,该集团占7款。
  赵悦怀表示,紧凑型节能灯面对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居民用户,因此社区将是推广节能灯的重要渠道。进社区进行现场销售,是厂家完成销售最便捷的途径,也是居民购买节能灯最迫切的愿望。
  记者采访期间,有员工向赵总汇报联系社区销售节能灯的情况。尽管根据成都市能源办的推广进度,社区的申购工作已经陆续启动,主动出击仍是中标企业推广工作的重要环节。
  镇江强凌电子有限公司的动作更快一步。据该公司四川办事处负责人苟智介绍,他们已经试探性地在10多个社区开展了现场销售活动。“强凌在天津上海等地的推广很成功,有不少经验可能会借鉴到成都的推广当中。”
  超市平台少收甚至免费进场
  7月16日,记者前往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营运中心采访时看到,成都一工艺品公司正在与该营运中心洽谈代理中标产品进超市的相关细节。尽管相关细节尚未谈定,该公司也不愿意透露具体商谈事宜细节,但超市平台无疑受到了中标企业的重视。
  “我看重的是超市的平台,对品牌的知名度以及‘节能惠民’政策的宣传普及。”赵悦怀坦言,实际上飞利浦的节能灯是由阳光“代工”(即代为生产,也就是由初始设备制造商来生产,而再贴上其他公司的品牌来销售),但知道“阳光”的肯定不如“飞利浦”多,进入超市对阳光的品牌有积极的影响。
  据悉,强凌与多家超市的洽谈也在进行中。苟智告诉记者:“对节能灯的推广,超市方诚意十足。”
  记者了解到,不少超市打算在服务台或另辟专区,专门销售获得国家财政补贴的照明产品。此外,进场费等诸多费用方面,超市方也一路开绿灯,少收甚至免费进场。
  “一旦节能灯在超市开始上架,可能才会真正地调动居民的购买热情。”某超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推广节能惠民产品对超市本身的惠民便民形象有很好的提升,因此节能灯在超市销售可以说将成定局,目前重点在于细节的商定。“比如购买登记的问题,目前采取的办法是先在社区登记,由社区盖章认定。但节能灯在超市销售由谁来认定、超市盖章主管部门是否认可等问题还需要解决。”
  工程渠道
  推广需落实到细节
  对于松下、百分百和欧司朗而言,由于中标的产品是双端直管荧光灯和高压钠灯,消费群体无疑是工程用户,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民政福利机构等。
  广东省东莞市百分百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区总监黄海波笑言,对于20万只的推广任务,他是签了“军令状”的,而他大部分的工作,则是“带着一本详尽的资料拜访各个客户”。
  记者看到,这本资料中的内容涵盖了“公共节能条例”、“2009年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使用证明”、“长虹集团感谢信”等。从国家政策到实际使用效果、从节能的环保意义到产品的优势所在等方面,黄海波表示,工程推广的工作必须落到具体细节上。 本报记者 舒廷聪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