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旗下品牌一夜成名
新闻回放: 美国通用汽车与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就出售悍马日前达成初步协议,品牌售价或不高于5亿美元。根据双方达成的初步协议,悍马公司总部和生产部门仍将设在美国,公司计划在全球扩大销售网络,其中包括尚未开发的中国市场。腾中重工称,公司将为悍马品牌及其研发进行投资,生产更加节能的车型。 行业分析: “驯马”还有多长的路?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中国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日前就后者购买通用旗下悍马达成初步协议。这意味着这一著名越野车品牌有可能花落中国企业。由于收购方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缺乏乘用车研发、制造和营销的经验,记者认为,从降低收购风险的角度出发,收购方应当认真地进行收购悍马的“不可行性”分析,在收购中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危机做好应对准备。 从悍马品牌的发展历史看,军用“血统”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实际上,在美国等发达汽车市场,民用悍马的突出卖点是其强大的越野性能和与恶劣环境对抗的能力。然而,悍马性能的强悍依托的是大排量和高油耗,这也是典型的美国车的特征。在高油价时代,在通用等美国汽车企业的产品被迫向更节能、更小型、更环保转型的关口,悍马的品牌DNA、技术DNA都属于小众中的小众,是一种逆潮流的另类车型。因此,中国企业对悍马的收购比印度塔塔对捷豹、路虎老牌豪华品牌的收购市场风险更大。 从悍马品牌近两年在美国本土和全球的销量看,下滑速度惊人。因此,悍马的收购方不但要承担交易涉及的现金,还要考虑所有债务,以及如何尽快使悍马摆脱失血状态。根据双方达成的初步协议,悍马公司总部和生产部门仍将设在美国,公司计划在全球扩大销售网络,其中包括尚未开发的中国市场。这对于保住美国的就业岗位无疑是有利的,但是也对“新悍马”控制成本、提高竞争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更对收购企业的后续资金储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利于收购方的因素也有一些。例如,长期以来,由于悍马在国内价格高昂,其品牌形象被蒙上了一层豪华的外衣。但是,这种浮华、浅薄的豪华缺乏品牌文化的深厚积淀,随着汽车市场的成熟,也存在逐渐失去光环的风险。 记者注意到,腾中重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将为悍马品牌及其研发进行投资,生产更加节能的车型。这当然是对悍马进行技术DNA和品牌DNA改写的必由之路。但是,作为一家没有乘用车研发、生产和营销经验的企业,对乘用车研发所需的天文后续资金要有心理准备。在知识产权保护非常严格的美国市场,真正的创新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此外,企业还要对美国越来越严格的油耗、排放法规有所准备,那意味着研发成本的升级。 从此前中国汽车企业对海外汽车企业收购的案例看,尤其要对收购达成后劳资双方的摩擦阻力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上汽收购双龙后陷入这方面的泥潭,不得不“断腕”退出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对此,早准备、做最坏的准备要比盲目乐观更实际。 据新华社
◆相关链接 悍马历程 1999年,通用汽车将悍马品牌购入,开始生产、销售民用型悍马车。 民用悍马主要包括3种型号,悍马H1、悍马H2和悍马H3,车体重量分别为7600磅(3447公斤)、6600磅(2993公斤)和4700磅(2131公斤)。悍马H1已经于2006年停产。 由于车体过重,悍马车是不折不扣的“油老虎”。先前经济形势好、石油价格低,悍马销售火暴。但受经济衰退、油价上涨等影响,悍马风光不再,销量持续下滑。 腾中重工 作为一家由四川省成都市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兼并收购迅速拓展业务领域,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各地拥有众多销售和服务中心,涉足特种车辆、道桥构件、建筑机械、新能源、石化设备产业的现代重工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