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要闻关注(02版)

公厕脏乱差市民健康咋保障?
 

  明察暗访
  关注四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举报热线:028———86673222
  公厕环境脏、乱、差容易传播疾病,甚至会影响城市形象。日前,记者对成都市部分公厕进行调查发现,少数公厕的卫生状况较差,亟待改善。
  公厕墙壁成广告栏
  “公厕门板成画板,墙壁成了广告栏。收费人员门外坐,里面环境他不管。”老西门车站迅驰大厦一楼公厕正如这段顺口溜。
  4月17日下午,记者途经老西门车站附近时,迫于内急便寻找到一公共厕所。走进公厕内一“包间”,三面墙上密密麻麻豆腐块广告简直晃花了记者的眼睛。“东南亚办证集团成都办事处为你办证”,“痔疮肛瘘到东大”,“王师傅帮你开锁”……不到2平方米的“包间”墙上贴上了10多张牛皮癣。
  原本用来遮羞的门板也同样未能幸免,成了大众艺术家们的画板,一幅幅山水人物画,一句句爱的宣言让门板伤痕累累。“王某某一生只爱李某某”,“我心只有吴某某,公元2008年9月4日”……
  随后,记者看了该公厕8个“包间”内的墙上和门板,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涂鸦和张贴广告的情况。
  事后,记者向公厕收费人员反映,管理人员无奈地说:“我也没办法。以前清理过,但过不了多久又贴满画满了。”
  环境太脏无法“轻松”
  为民路上的为民广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但该广场内的公厕却让人难以“轻松”。
  记者进入该公厕,刹那间一股强烈的臭味扑鼻而来,地面一大摊积水让人无从下脚。记者小心翼翼地走到便池边,却看到便池里的排泄物已是堆积成山,烟盒、纸巾到处都是,顿时让人没有了想“轻松”的欲望。
  而大门外那位收费员的话让记者明白这其中的原因。“厕所本来就是用来方便的地方,弄那么干净也没什么用,一天打扫一次就可以了,就是打扫干净了,不到两小时又弄脏了。”她不屑地说道。
  如厕后,洗洗更健康。可新鸿路上新鸿社区内公厕的水龙头把手已经被取走,水龙头形同虚设。居民李大爷告诉记者:“这里的管理人员怕别人用水,把水龙头的把手收了起来,想洗个手都不行。”该公厕管理人员则解释“收起把手是为了防止别人浪费水。”公厕卫生关乎健康“公厕环境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成都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李洪成说道,公厕环境长期不清洁,或长期阴暗潮湿,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如厕时市民接触到这些细菌,容易患上各种皮肤病、眼病和肠胃病。
  根据成都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规定,公共厕所必须有专人管理,保持清洁卫生,即地面无积水,无纸屑、烟头、痰迹和杂物,大便器内无积粪,小便器(槽)内不积存尿液,无尿垢、杂物,墙壁、顶棚整洁。厕所管理人员对公共厕所应经常进行卫生消毒。当肠道传染病流行时,应对公共厕所的粪便进行消毒处理。公共厕所应设置冲洗设备、洗手盆和挂衣钩以及老人、残疾人专用蹲位和无障碍通道。
  本报记者高杨曦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