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要闻(01版)

两成奶制品标签标识不合格
 

  四川工商抽检60批次液态奶,质量合格可放心喝
  工商要求:新创名称后面要加真实属性名称
  如今,奶制品的包装标识为消费者选购产品提供了重要信息,然而,近日四川省工商局对省内部分经销企业销售的60个批次液态奶进行了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内在质量全部合格,有13个批次标签、标识不合格。奶制品标签标识亟待规范。
  工商抽检
  标签标识两成不合格
  记者从省工商局了解到,虽然三聚氰胺事件对奶制品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四川奶制品消费潜力仍很强劲,尤其是成都市场奶制品的消费已经占到食品消费的6.1%,位于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第6位。
  近期,省工商局对省内部分地区流通领域销售的60个批次液态奶质量进行了监测。经检验,47个批次合格,合格率为78.3%,不合格13个批次,不合格率为21.7%,其中,内在质量合格率为100%。有13个批次标签不合格。
  省消保处工作人员秦万红表示,这次抽检的标签13个批次不合格,主要表现在未按规定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或标签不具体两个方面。比如,牛奶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等有一个排序的规定,有的企业没有按照这个规定执行,也没有标注主要成分的含量多少,有的在标注上只写了通用名称,而没有标注专属名称。如牛奶中含糖,必须标注是含哪种糖,蔗糖还是白砂糖还是麦芽糖等。
  记者调查
  部分奶制品标识不清
  近年来,一些厂家自己新创的食品名称层出不穷,像优酪乳、酸酸奶,其实就是酸牛奶。昨天,记者走访家乐福、红旗连锁等大型超市发现,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奶制品种类繁多,其标签标识更是五花八门。
  在红旗超市里,记者发现,澳特兰高品舒适奶的包装上,用红色的字写着高品舒适奶几个字,只在侧面的产品名称上用小字号标注是“灭菌调味乳”。
  华西的酸牛奶的外包装上写着“冰芦”,并且还有芦荟的图案,然而记者在配料以及营养成分表里并没有发现任何芦荟的含量标注。记者注意到,目前知名乳制品企业均已在芦荟酸奶的包装上写明了“库拉索芦荟凝胶食用量每天应少于30克,本品每100克含有××克库拉索芦荟凝胶”,并明确标明不适用人群为孕妇和婴儿,但仍有部分含芦荟成分的奶制品对食用量、禁忌人群只字不提。
  权威发言
  产品要标明真实属性
  “当‘新创名称’、‘奇特名称’、‘商标名称’等含有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的文字或术语(词语)时,应在所示名称的邻近部位使用同一字号标示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四川省工商局消保处处长马桂华说,以蒙牛早餐奶为例,标签上的早餐奶旁,应该使用同一字号,标示真实属性名称全脂灭菌调味乳。
  据马桂华介绍,添加剂对提高产品质量、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保质期等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食品添加剂多数毕竟属于化学制品,不当使用就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而如果厂家使用了这些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和防腐剂而不在标签中标注,更会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会对不宜摄入某种成分的特殊消费人群健康构成威胁。
  “产品信息的说明,是消费者了解产品性能和使用方法的重要途径。标签在食品安全方面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在这次抽检中液态奶的质量是全部合格的,但是在标签和标注方面不是很规范。作为企业应该做到自律,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来执行。”同时,马桂华说,工商部门一定会加强监管力度,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本报记者黎藜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