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07款速腾降价上万元,但是基本配置共减少了十多项□新宝来与经典宝来相比减少了电子限速器,改液压减震器为气压减震器、改涡轮增压为机械增压、排放标准由欧Ⅳ改为国Ⅳ 10万元的汽车开了不到2000多公里就开始出现问题,现在开了不到20天,同一个问题就报修了5、6次,连发动机也出现了问题……日前,在成都做家禽生意的罗先生一气之下把他那辆崭新的汽车拖到维修厂还给厂家,表示他不敢开这辆车了。 这一突发的“怪事”也恰好应证了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车人网和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分析报告对降价汽车质量的分析。该报告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汽车产品时,对降价幅度较大的车型应慎重考察,了解主要配件品牌及质量状况,以防过分追求低价而影响行车安全,增加后期保养维修的费用。 记者调查: 降价车配置明显“缩水” 汽车降价的信息每天都有,如某某车型2.4L排量最近有高达2.5万元的优惠;09款比08款便宜了1万元。降价,在现在的车市里早已经不是什么新奇事了,似乎消费者现在买车就是最佳机会———如此大幅度的降价可能在短期内不会重现。然而改款新车上市,厂家多是高调宣传其性能配置有多大的提升改进、价格上又有多大的优势,而与老款相比,新款车在降价的同时,其配置甚至其质量是否打折或“缩水”了,厂家往往避而不谈。 其实新车减配的问题并非近日才被曝光,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车主发现,某品牌车的新款车,其车门敲击起来明显没有了老款那种厚重感;某款车价格下降后,最初的铝合金轮毂被换成了价格更便宜的钢轮毂,原先的6碟CD被减到单碟。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车市恶性价格战是导致厂商减配压缩成本的主要原因。随着降价潮的不断冲击,目前各档次车型几乎无一幸免。然而为了抢夺市场份额,一些厂家不惜亏本甩卖。在利润趋薄的情况下,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减配无疑是最直接的方法。一辆车几个细小的部分稍作调整即少花两三百元,加之车是生产线批量生产,一年几万辆车至少可节省几百万元成本。 车主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的那辆标致307的雨刮使用不到2年就发出很大的噪音,而且刷雨水的效果也没有新车时好。他多次将车开到4S店去“维修”雨刮,始终都没能解决噪音大的问题,当他打算更换雨刮时,4S店维修师傅建议他换有骨雨刮,原因是“无骨雨刮的质量不及有骨雨刮好”,维修师傅解释称:“道理很简单,无骨雨刮才160多元,而有骨的一套要600多元。”而当张先生问为什么厂家不选择配置有骨雨刮时,4S店相关负责人说:“厂家不是不知道有骨雨刮好,关键是成本在作怪———在车价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厂家就只有在配置上做文章以保本来已经很有限的利润。” 与张先生有类似看法的车主还不少。车主陈女士说,她的一个朋友买了一辆新款的福克斯,但结果发现新款车的座椅面料变成了“织物”,而如果要将“织物”换成真皮,算下来要2000多元。“还不知道关键部件有没有降低质量?新款车虽然看起来便宜了一些,但如果要将改变的配置换成老款的标准,说不定还比老款车更贵些!”记者采访发现,有不少准车主都有陈女士一样的看法。 专家分析: 降配置可致安全隐患 记者对比一些品牌的车“升级降价”后,发现其配置都有一些变化。一汽大众07款速腾价格虽然降了上万元,但是基本配置共减少了十多项。包括后排座椅锁、行李箱绳环、制动双闪功能、仪表板背景灯明暗调节、安全气囊由双极变单级、CANBUS总线由正常改为相关调整等。新宝来在动力底盘方面与经典宝来相比减少了电子限速器、增加了三元催化器,改液压减震器为气压减震器、改涡轮增压为机械增压、排放标准由欧Ⅳ改为国Ⅳ等。力帆520老款的发动机是巴西生产的TRITEC发动机,新款的改为力帆集团自己生产的LF48IQ3,排量由1596ml变为1587ml,然而油耗(升/公里)则由5.64变为5.89。北 京现代伊兰特,07款与老款相比,减少了防火系统、燃油切断系统、底盘保护等安全装置,增加了倒车辅助装置、自动档锁止装置等。POLO劲情最大的争议在于原先的四轮碟刹改成前盘后鼓,虽然这二者各有优劣,但成本的降低却是不争事实。而另一些减少的配置,如原先中控台上的置物盒带有翻盖,现在劲情取消了翻盖,在颠簸路面或急转弯的情况下,里面蹦跳的物品难免会令车主手忙脚乱。福克斯两厢版上市的时候号称只在外形与三厢版有所不同,配置上没有差异,而其实不然,配置仍有差异,CD变成单碟;三厢的备胎是GOODYEAR,与正常使用的轮胎是相同的尺寸,而两厢车的备胎是韩泰的小轮胎;驾驶座椅由自动改为手动调节等,想来也是厂家为了保持低价而采取的手段。按价格换算,像目前单碟CD想要升级也可安装一个原厂的CD包,但车主需支付2000多元。 对此,成都汽车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发钧认为,速腾减少的这十多项配置中,绝大多数只是些舒适型的小配置,不影响行车安全。只是其中安全气囊由双极变单极对驾乘员的安全有明显影响:双极安全气囊与单极安全气囊的主要不同点是在不同强度的撞击过程中,双极安全气囊能够分级启动。当驾驶员系着安全带并在低速行驶时发生碰撞,安全气囊只处于待命状态。车速更快、撞击力更大时,安全气囊只会充气膨胀到70%的程度,这样的保护对驾乘员的安全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单极安全气囊对保护对驾乘员所不具备的功能。 张发钧认为,发动机由进口的变为国产的,价格上肯定有差异。从参数上来看,油耗确实有所增加,这说明有些技术上还需要改进,但是新款价格低了那么多,这就是一个互补。而对于减震器,他表示液压减震器主要用于中高档的车型,结构复杂,但是噪音低,灵敏度高,减震效果好,成本也相应的高。而气压式的结构简单,原理主要是通过双通活套实现减震器内外的气体流动,所以为大多数厂家使用气压式减震器,但是被动型的运动方式导致效果不如液压减震器,反应要软得多。 四川申蓉常瑞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兵表示,从价格上看,改涡轮增压为机械增压,在同一台发动机上两者差别不大(这是指一般的产品,同增压性能而言,超高性能的则很难比较);而从效率上看,因为涡轮增压只是由废气驱动,相对比要由发动机驱动的机械增压更节省发动机动力,也较经济省油;从噪音上看,涡轮增压的构造决定了它所产生的噪音是小于机械增压,而机械增压将整套装置外露于发动机盖上方,非常吵;从动力输出上看,涡轮增压占优,峰值功率涡轮增压要强于机械增压;从启动上看,涡轮增压的启动没有机械增压快,机械增压的车只要发动机开着就在工作,不会有任何延迟,而涡轮增压的车需要重踩油门1-2秒后才能启动,但是这对一般的驾驶员来说算不了什么;从散热上看,因为涡轮增压的压缩机在排气管里面,加上它超高速的运转轴承,由此而来的高温高压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采取如机油冷却/水冷却,机械开关/电脑泄压的方式来保证车子安全。另外,几乎所有的涡轮增压车上一定得有中央冷却器装置。因为更多的空气被压缩后,温度升高,密度降低,也就是含氧量减少,燃烧效率降低,所以必须用中冷器来冷却空气温度。而机械增压问题就小多了,一般来说不用中冷器;另外,从稳定性上看,一般来说机械增压较好,涡轮增压车在熄火后排气管的转子有可能因为仍然过热产生很多问题。因此在点火后先要预热一会再起步,停车后也要歇一会才能熄火。 维权专家: 慎买降价幅度大的车 省消委会名誉副会长谷岩认为,由于整车利润的降低,零部件企业也会随之受到影响。零部件降价到一定的程度,出于对成本的控制,厂家在选择原材料时会选择一定的替代品,但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厂家会相应地做安全方面的监测,总的来说,在主流上不会有太大影响。但不排除个别厂家减少或更换的配置会影响到安全,这就需要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要多比较车型的配置,多请教一些专业人士。 本报记者何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