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行业地方(07版)

红盾短波
 

  崇州查封非法炼油作坊
  本报讯 (记者黎藜)4月9日,崇州工商局执法人员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对某炼油作坊依法进行检查。
  在现场,该作坊负责人不能提供无任何合法证照,执法人员依法对该作坊自建的土法炼橡胶油的设备、原料(废旧轮胎约2吨)和3吨成品油进行封存,并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经营。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之中。
  汉源
  专项整治餐饮业
  本报讯(董鹏)3月24日,汉源县工商局会同卫生等相关部门,开展了餐饮业专项整治行动。
  检查的主要形式:一是从食品原料的采购、清洗、加工、制作到成品的出售全过程进行了检查和规范;二是与食品经营单位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三是规范经营单位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制度。
  平昌
  严惩无证经营
  本报讯(彭庄)连日来,平昌县工商局响滩工商所在开展市场巡查时特别关注危化品行业、砖瓦窑、副食品、机动车辆维修点等,对无照或有照但超范围经营的,一律按《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进行定性处罚。
  截至目前,该所共取缔无照经营18户,其中处罚款15000元。
  仪陇
  调解晚霜伤人案
  本报讯(邓天菊彭俐)近日,仪陇消协复兴分会成功调解一宗因消费者使用化妆品导致面部“中毒”的消费纠纷案。
  3月13日,消费者刘女士在复兴一化妆品店购买了“中美合资成都某有限公司”生产的某品牌晚霜,使用后面部瘙痒、红肿,不敢出门。经当地卫生院诊治没有好转,后转院到川北医学院治疗,于4月3日出院。消费者要求经营者赔付全部损失共计5800元。
  仪陇消协复兴分会接到投诉后,立即对此进行认真调查了解后,本着协商、平等、公正的原则,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达成协议:由经营者支付医疗费2531.11元,并一次性支付差旅费、护理费、误工费等2000元。
  西充创新培训模式
  本报讯(王凤)为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业务技能,西充县工商局积极探索建立教育培训工作新模式,努力提高培训层次,实现投入最小、时间最短、收获最佳的效果。
  一是在坚持机关“周一晨读”学习制度的基础上,推出了针对全局职工的学法新模式———“周学月评季考”。即局、所每周学习一部工商法律法规,所、队每月自行组织一次案件、行政审批评查,每季度县局组织一次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学习次数、内容、评查结果、考试成绩均纳入局对所目标考核。二是“走出去”,“请进来”。“请进来”,就是有计划地邀请法律专
  家、法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举办
  法制专题讲座,释疑解惑,不求面面
  俱到,只求实用、管用;“走出去”,就是有步骤地组织基层执法人员到质
  检部门学习商品抽检、假冒伪劣商品
  识别等方面专业知识、技能;到司法机关亲身感受行政诉讼案件庭审现
  场;到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学
  习调查取证、制作笔录技能、查阅会
  计账簿技能,到法制责任监督先进工
  商局实地观摹学习。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