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民生话题(05版)

30万吨积压奶粉何去何从?
 

  保质期仅为一年,国人关注———
  “国内大概有30万吨奶粉库存积压,这相当于中国13亿人口每人可分一袋300克的奶粉!”
  经历了去年的奶粉事件之后,国内市场对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以及液态奶的消费皆大幅减少,这已严重影响到国内乳制品的生产。日前,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向记者证实,目前国内大概有30万吨奶粉库存积压。
  这样的消息让多数消费者感到不安。这些奶粉过保质期了吗?该如何消化这么多的积压产品?奶制品企业和相关部门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让消费者重拾信心?
  嘉宾评说
  “‘三聚氰胺事件’对奶粉行业的打击最为直接,加上外资奶粉企业的顺势扩张,导致了国产奶粉需求大幅下降。”
  ———四川省乳品协会会长、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秘书长魏荣禄
  “奶粉的保质期一般为1年,从去年11月开始积压算起,时间仅为5个月,仍有回旋余地。各地奶业协会已经向国家提出了10万—15万吨的收储计划。”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
  “中国的奶粉不愁没人喝,但关键是,确保安全,提升品质。”
  ———完达山乳业有限公司对外宣传的徐先生
  ●事态紧急
  30万吨奶粉急寻出路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已经过去了一年,它虽然已被我们根除,但它残留的气息,仍然把奶粉安全推向了风口浪尖,风暴再一次袭来。
  据王丁棉透露,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发生后,奶粉的销量大不如前,人们丧失了对国产奶粉安全的信任,导致奶粉的囤积日益增多,到今年2月份,全国奶粉库存量上升至20万吨—30万吨。
  “市场需求减少直接造成了国产奶粉需求的萎缩。三聚氰胺事件对奶粉行业的打击最为直接,加上外资奶粉企业的顺势扩张,导致了国产奶粉需求大幅下降。”魏荣禄一语中的,截至目前,只有西安发布了较为准确的数字,而仅此一地库存量已达1万吨。“不仅在西部地区,事实上,全国奶粉库存保守估计应该有30万吨,实际情况可能更严重。”
  积压的奶粉主要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据了解,目前北方地区的奶粉积压现象比较严重,积压量占了国内奶粉积压量的90%以上,而北方主产区奶粉产量占据全国80%左右的产能。“成都的奶粉积压量不是太大。”魏荣禄说道。
  积压这么多奶粉的后果可想而知,消费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喝到新鲜奶。同时,奶粉企业也面临困境,奶源价格直线下跌,严重的奶粉滞销已间接影响到奶农的经济收益。甚至,许多奶农现在已根本谈不上收益,鲜奶收购价的急速下跌已令他们被迫做出“杀牛”、“卖牛”之举。“杀牛会直接进一步恶化中国奶源结构,一旦明年市场恢复,很可能出现奶源不足的现象。”王丁棉表示。
  ●分析原因
  消费者对奶粉“过敏”
  奶粉积压的根源在于消费者丧失了奶粉安全的信心,购买率减少。
  在成都家乐福双桥子店,周末人潮拥挤的卖场内,奶粉销售区门可罗雀,依稀走来几位欲购买奶粉的消费者,都是先拿起国产的奶粉看看,再放下去看另外一排的进口奶粉。
  “消费者对奶粉的品牌越来越挑剔,也越来越谨慎,我们需要不断强调奶粉的安全性。”销售人员明显感觉到,消费者在挑选奶粉时都不如以前那么干脆,总是拿起后又放下,再换别的牌子,再拿起放下,重复几次。如果是选购国产奶粉,还要不停地询问销售人员是否安全,购买的人多不多。
  在成都好又多中天店,记者也发现,前来选购奶粉的消费者都非常谨慎,一位正在选购婴儿奶粉的徐妈妈告诉记者,现在买奶粉,她只相信国外的几个牌子,“还是选国外的放心,不用每天都提心吊胆,守着宝宝看他喝奶粉后的反映。”
  ●解决之道
  众部门合力树信心
  奶粉积压30万吨,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不放心!只有解决两个问题,才能够真正让消费者喝上放心奶粉,奶粉企业也才能够走出困境。如何解决,是需要销售商、奶粉企业以及相关部门共同商讨的问题。
  相关部门收购积压奶粉
  有那么多的积压奶粉,是否意味着消费者就不能喝上新鲜奶?王丁棉表示,日前,奶粉的滞销及其连锁反应,已引起包括农业部、工信部等多个部门的重视,目前多个部委正在紧急摸底,在近期内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扶助措施。“奶粉的保质期一般为1年,从去年11月开始积压算起,时间仅为5个月,仍有回旋余地。各地奶业协会已经向国家提出了10万—15万吨的收储计划。”
  今年2月,国家相关部门已经以市场价格收购了5万吨奶粉,近期该补救办法有望再度实行。“中国奶业协会已经向相关部门提出收购10万吨库存奶粉,现在工信部等部门正在就这一意见展开研究,这批奶粉将会被用作还原奶,作为福利向灾区、敬老院等地发放。”
  另外,在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补贴的提议,更倾向于地方政府出资。据透露,目前新疆就出台了对7000吨库存奶粉,每售出一吨补贴1000元的措施。有消费者也表示,可以向社会发送奶粉消费券,刺激奶粉消费。
  搞促销让奶粉卖出去
  销售商直接面对消费者,买与不买,消费者的决定是关键。成都人人乐外联唐主任表示,卖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例如促销、特价。“对消费者不放心的奶粉,我们会让销售人员消除消费者的顾虑,告诉他们国产奶粉都是安全的。再在卖场开展促销活动,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
  采访中,成都多家卖场负责人均表示,由于积压的奶粉,多为工业奶粉和普通的的商品,例如有包装好的婴幼儿奶粉等。奶粉的保质期在1年时间,过了保质期,奶粉的营养元素流失严重,并且存放久了,奶粉内的细菌增加,容易发生霉变,因此,过了保质期的奶粉不可食用。
   “过了保质期的奶粉,或者是快要过保质期的奶粉,卖场一律不会销售”这是卖场负责人对消费者的承诺。
  抓质量提升安全品质
  “中国每年有500万个孩子诞生,需求的婴幼儿奶粉成比例增加,中国有1亿5千万老年人,他们都有喝奶粉的需求,中国的奶粉不愁没人喝,但关键是,确保安全,提升品质。”完达山乳业有限公司对外宣传徐先生表示,只要在质量上严格把关,把奶粉的安全作为一种责任来对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安全的信心将重新提升。
  另外,亚华乳业宣传部相关人员也表示,企业目前要做的,就是把关奶粉的质量,从源头抓起。
  完善管理制度保证安全
  那么,怎样才能消除消费者对奶粉的不放心呢?王丁棉提到,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中国建立了一系列制度,比如说出台了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等,让我国的乳品质量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据王丁棉介绍,目前,我国已落实了奶粉的相关监管措施。如,对奶农养殖过程的监管,以及对奶站的监管。这个监管是很严格的,有抽检,同时有驻场、驻站监督员。当然,加工环节有质检、工商等不同部门参与监管。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组织落实,而且有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奶农的自觉性也大幅度提高了。“现在奶制品加工企业收奶时也是车车检,不允许质量出任何纰漏。虽然监管成本很高,但是确实收到了成效,目前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本报记者张晶让我们用诙谐的语言、犀利的笔锋、鲜明的观点、自由的思想打造一个“声音的广场”。欢迎广大读者点题并参与本期话题的讨论,你可以通过热线电话028—86673222参与话题讨论;也可以加入本报专门网站“质量权威网”(www.zlqw.com.cn)与网民进行互动。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