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工商局“红盾护农保春耕”纪实
“你们工商服务做得巴适,维权工作做得扎实。我们买种子一百个放心!”宣汉县胡家镇二村种粮大户王老汉在一种子门市买种子时笑着对正在开展农资市场检查的执法人员说。这是记者一行日前跟随宣汉工商局“红盾护农保春耕”执法组所看到的一幕。 今春以来,宣汉工商局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红盾护农”专项整治行动在巴人故里全面拉开。“红盾”剑锋所向,制假售假者望风伏法,合法经营者如沐春风。 宣传领路,做农民朋友的贴心人宣汉县工商局局长赵毅言简意赅地对记者说:“只有让最底层的农民消费者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大幅度提高,红盾护农工作才能出现崭新局面。” 为此,该局一方面宣传“红盾护农保春耕”的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利用录音、录像、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农资产品识假辨假知识。在宣传活动中,各工商所与当地政府、村委会携手合作,在场镇悬挂标语横幅,办黑板报,建立举报箱,设立宣传咨询点,出动12315宣传车,深入市场村社,深入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发放宣传资料,向农民群众宣讲识假、辨假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像这样的送法活动覆盖全县54个乡(镇),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辨假能力和维权意识。 打假护农,做农民朋友的保护人“绝不让坑农害农者逍遥法外”是宣汉红盾卫士的铮铮誓言。为了践行神圣的诺言,他们牺牲节假日,深入农资企业查账、抽验农资商品,日夜奋战在打假第一线;他们顶着不法分子的威胁利诱,坚决查处坑害农民的不法经营者。胡家工商所所长冯定波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把照顾患癌症且病危的父亲的重担丢给了家人,带领所里的同志,对辖区内的农资经营户一户户地进行地毯式检查,白天检查,晚上研究案情,常常忙到深夜。面对家人的责备,他平静地说:“如果辖区内出现坑农害农事件,这个责任我担不起啊!”在他的带领下,该所查处案件6起,收缴罚没款2.16万元,没收不合格种子129公斤,不合格化肥5.7吨。正是因为有了一大批像冯定波这样的红盾卫士,才使“红盾护农”专项整治行动在该县全面开花。 消费维权,做农民朋友的代言人丰城镇犀牛村,人口只有600多人,距离县城80多公里,是该县比较偏僻的一个小山村。“这下好啦,在自己的家门口就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前段时间,当工商干部把12315红盾护农维权站设立在该村刘平家时,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像丰城镇犀牛村一样,宣汉其他的54个乡镇全部设立了维权站(点)。”分管副局长王刚说,“我们在每个站(点)都聘请了一名维权联络员,配备了基本设施,即一块机构牌、一间工作室、一块宣传栏、一部投诉电话、一套工作制度,确保他们能够很好地开展工作。” 为了方便农民维权,让维权的触角伸向田间地头。该局在全县完善以12315为中心,建立了以各所为投诉站,各乡镇、村委会为联络点的农资打假维权网络。全县54个乡镇都建立“12315红盾护农”维权联络点,聘请400名分管农业工作的乡镇、村委会领导干部为“红盾护农”义务维权联络员,并颁发聘书,同时还向广大农民公示红盾护农投诉举报电话。截至目前,全县已通过维权站(点)受理农民投诉54件,查处坑农害农案件32件,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企业自律、行政管理”的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红盾服务到农家”的工作网络。 赵劲松 本报记者 蒋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