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3C家电(13版)

行业资讯
 

  小家电缺乏标准问题频出成消费隐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家电的利润日趋微薄,这使得市场前景广阔的小家电市场急剧繁荣起来。由于价格低、更新快,加上没有相应的维修标准,小家电市场背后的服务问题也逐渐凸显。
  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了解到,近年来小家电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一个热点,在所有的家电投诉中,关于小家电的投诉已经占据六成以上。
  质量的低劣直接导致了小家电产品安全保证的缺失,并使得伤人事件频频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仅过去一年,就发生超过1500起由小家电引发的火灾。记者从消防部门获悉,在由家电引起的安全事故中,小家电是最主要的罪魁祸首,由其引起的事故要占到所有家庭安全事故的80%以上。
  中国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小家电室主任张亚晨表示,由于小家电行业门槛低,小企业、手工作坊长期以来都是生产大军,这种现象导致小家电市场鱼龙混杂,劣质产品泛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历次市场抽检中,小家电的合格率都不容乐观。
  业内人士分析,小家电市场售后服务缺乏,主要原因是国家“三包”规定没有涵盖到它,从而给了一些企业逃脱责任的借口。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工作人员指出,许多小家电企业规模不大,受成本制约,很少有独立的售后服务体系,大多都是委托一些特约服务单位负责其售后维修,但这种委托关系往往不稳定,随时可能更换,让消费者维修无门。此外,小家电更新换代快,很多厂商用于售后维修的零配件储备不足,这也是导致维修难的重要原因。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如今的消费经济时代,售后服务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小家电行业如果不认真解决好售后服务问题,辉煌的前途将永远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馅饼”。 据北京商报

  电脑下乡遇售后服务尴尬
  日前,《2009年度电脑下乡调查报告》在成都发布,该调查报告显示,不完善的售后服务成为推动电脑下乡政策的最大难点。
  该调查报告是由我国最大的电脑行业性报纸《电脑报》历时近一个月入户调查形成的。调查报告显示,“售后网点太少”成为农村消费者反应最多的问题,也是制约电脑真正走入农民生活的最大障碍。
  《电脑报》经过调查,目前大多数电脑服务网点都设在县一级城市,乡镇上的服务网点极少。只有作为全国试点地区的山东,在电脑下乡配套售后服务工作进展较好,有的电脑厂商在许多中心镇都设立了服务网点,但仅有一家厂商把服务网点开到了村一级。
  据了解,现在农村地区的电脑售后服务主要有两种方式,品牌机的售后服务由厂商在各地区的售后人员负责,而DIY机器(组装机)和软件部分由经销商负责。张晓明说:“这些服务网点能否深入到乡村,就变成了电脑下乡能否真正刺激农村消费的关键。”
  此外,该调查报告还显示,农村电脑知识匮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因素也制约了电脑下乡政策的推行。有的农民因为缺乏电脑知识,遇到一点小问题就手足无措,感到使用这类IT产品门槛较高;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一些农民对电脑的用途还不清楚,不知道能为自己干些什么,也制约他们对电脑的需求。
  电脑下乡是国家近期推出的一项旨在拉动内需,挖掘农村市场消费潜力的PC产业扶持政策,农民在购买指定电脑产品时,国家将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补贴。 据经济参考报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