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各地12315消费投诉举报中心和消协公布的消费投诉情况看,2008年手机投诉仍占各类投诉的突出位置,而7成是售后服务问题引起。德阳工商人士向记者披露了手机售后服务方故意违反或隐瞒“三包”规定的一些情况。 检测:“老子”裁判“儿子” 新买的手机盟宝718用了一天半就出现开不了机的故障,3月5日,消费者白女士找到成都麦德龙要求退换手机,被要求进行质量检测。手机检测结果出来了,麦德龙商场的手机销售人员简小姐通知白女士领取检测报告。“检测结果说,手机内部发霉,由于浸水造成。”白女士询问维修费用,对方工作人员告诉她,如果要维修,需交维修费200元。“一个新手机才用一天半就出现问题,哪有自己给自己检测手机的哦?”白女士对检测报告的公正性表示质疑,认为商家应该包赔。 无独有偶,市民秦先生也反映自己最近遭遇同样的苦恼,老秦说,2月12日,他在太升南路的某通信城花2178元挑选了一款品牌手机。25日,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猝死”。26日,他将手机送到该通信城二楼厂家指定维修点进行维修,经过技术人员查看后,手机意外“苏醒”。老秦还是希望检测手机内在质量,技术人员却称:“手机没有故障的状态下,无法进行检测。”28日,老秦正在和广州一朋友谈生意,手机再次没了音,显示屏上始终显示“1970-01-01”标志。“我怀疑是返修机!”维修人员经过检 查后告诉他,手机主板出了问题,要更换主板或者软件升级。“他们说,是我操作不当所致。”面对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老秦只得自掏腰包360元修理,“这是他们的行规!” 工商揭秘:手机厂商自己给自己检测很尴尬,也是行业规则。如果找第三方检测可能检测费用比手机本身的费用还高,一般手机的检测费用大约在3000元。虽然手机现在有“三包”规定,但这个规定对消费者最不利。如果消费者的手机因质量问题需要厂家赔偿,厂家一般按照“三包”中的“折旧”规定,一部手机每天0.5%的折旧费,200天就是100%,一部手机就折旧为0了。如果由经销商或其定点维修机构检测,难免有“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之嫌。日前,要找一个公平公正的检测机构,又要确保消费者的权益不再受到损失,还真有点难。 不退机,能修则修 2008年6月,王先生买了一部手机,用了四天就出现死机现象,王先生要求商家换机。商家说,新手机不可能有大毛病,检测一下修修就可以。结果一检测就是一周,修好后还是经常出现黑屏。王先生要求换新的,但商家称已过了7天的换机时间。 工商揭秘:商家为了自身利益,大都要求工作人员不要引导客户换机或退机,能修则修,还往往用各种理由拖延时间。遇见这种情况,消费者最好明确表示换机,即使同意维修,也应要求对方将送检时间扣除。 维修期间不提供备用机 2008年9月,李沧周先生的手机通话声音时断时续,于是将手机送到售后服务中心维修。工作人员告诉周先生,手机修好大约需要8天时间,但当时周先生并不知道,超过七天维修点应当提供备用机。结果在手机维修期间,周先生只能暂借同事的手机。 工商揭秘:根据“三包”规定,送修的移动电话机主机在7日内不能修好的,修理者应当免费给消费者提供备用机。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应主动要求售后服务部门提供备用机。 手机修了不填写维修记录 2008年,李沧王女士的手机不到一年修了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按照“三包”规定,王女士要求换机。商家要求王女士拿出维修记录,但王女士发现维修点没有填维修记录,遂投诉到青岛工商李沧分局峰山路工商所。 工商揭秘:按照手机“三包”规定,在“三包”有效期内,移动电话机主机出现规定所列性能故障的,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凭修理记录,由销售者负责为消费者免费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移动电话机主机。有些经营者为了逃脱“三包”责任,维修时不做维修记录,这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犯。 “三包”期从出厂日期算起 2008年12月,王女士的手机经常死机,于是拿到售后服务中心维修,但购机收据和“三包”卡找不到了。工作人员说:如果收据和“三包”卡都丢了,要据主机机身号(IMEI串号)显示的出厂日期来定。按这么一算,王女士的手机过了保修期。王女士觉得难以接受。 工商揭秘:根据《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王女士的这种情况,应当以出厂日期后第90日为“三包”有效期的起始日期,销售者、修理者、生产者应当按照规定负责免费修理。 德文 手机新开项目须单向收费 3月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就“扩内需促就业保增长”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产业部部长李毅中说,工信部正在做一些区域内通讯一体化试点,积极探索、摸索经验,然后再逐步推广。他同时强调,移动电话最终是要过渡到单向收费。 在回应记者关于百姓希望周边城市区号统一,取消手机和固话的长途费、漫游费等问题时,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说,“随着电信业的发展和有序竞争格局的形成,通信资费还有降低的余地”。 李毅中说,手机漫游费方面,中国移动去年与上年相比降低了42%,中国联通与上年相比降低了35%。固定电话的区域通信费由每分钟5毛多钱,降低到3毛多钱。 谈到移动双向收费改为单向收费的问题,李毅中表示,首先,新开的服务项目必须是单向收费,不能是双向收费。两种费用制度并存的,由消费者来选择,“最终我们是要过渡到单向收费,这样和国际上通用的办法就接轨了”。 对地区区号统一的问题,李毅中表示,随着各地经济的发展,对一定区域内通讯一体化的呼声很强烈,“我觉得这个要求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是合理的”。但要实现一个地区的电话号码同号,牵涉到行政区划,牵涉到这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一些技术问题。“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些试点。”目前,工信部正在长沙、株洲、湘潭做试点。“这样的一体化确实有好处,它可以减少漫游费,便利通信,降低费用,有利于经济发展。总的想法是按照国家批准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我们将先搞试点,取得经验以后,再逐步推广。” (本报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