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成都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理事长陈钢
随着世界范围能源形势的日益紧张,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其中,建筑节能特别是门窗的节能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般来说,门窗上的热量流失占到整个建筑能耗的49%-63%,所以关注节能门窗是解决建筑能耗问题的首要方向。”成都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理事长陈钢指出,使用发展节能门窗,对实现建筑节能至关重要。节能玻璃的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记者:玻璃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陈钢:按照“十一五”规划,建材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将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促进建材业和建筑业的联动发展,走集约型,节约型,创新型发展之路,强调以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玻璃行业的发展趋势服从于建材行业的整体发展,当前的突出任务是调整和改善行业结构,实现“十一五”期间优质浮法(原片玻璃的一种,由于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平行,再加上劳动生产率高及利于管理等方面的因素,正成为玻璃制造方式的主流)比例从目前的20%左右增至40%,玻璃深加工率从25%增至40%以上。从产品结构上来说,节能玻璃,安全玻璃等功能化玻璃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记者:四川玻璃行业的生产水平如何? 陈钢:四川玻璃行业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在西南地区,深加工水平和装备水平较高,有一批优秀的玻璃生产企业,包括南玻、台玻和明达等,生产的玻璃产品完全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但是我国深加工玻璃产业和先进国家或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全球深加工玻璃的比例约为55%,美国达到了80%。全球每年深加工玻璃的市场规模超过500亿欧元,加工玻璃的年增长率快于原片玻璃。但我国目前玻璃深加工比例仅达到30%左右,其年增长率更是远远低于平板玻璃。 在产品质量上,和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差距也不容忽视。以中空玻璃为例,历年的抽查合格率都徘徊在80%左右。在深加工玻璃产品应用方面,发达国家已经有相对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支持,最典型的比如Low-E玻璃的强制使用。我国虽然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和深加工玻璃相关的政策条文,但相对而言还欠完善。 记者:提高深加工产品质量,带动行业整体进步,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陈钢: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深加工玻璃的整体水平,除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对数量的推动外,产品认证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也是对提高深加工玻璃产品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中空玻璃为例,近几年的质量抽检显示,其合格率一直徘徊在80%左右。但目前只有安全中空玻璃纳入了国家强制认证的范畴,占中空玻璃大多数的普通中空玻璃还缺乏强制性监管措施。这些产品的使用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建筑节能各阶段目标的实现。对所有中空玻璃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有利于和国际上欧美中空玻璃CE、IGCC/IGMA认证体系接轨,为我国中空玻璃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减少障碍。 此外,平板玻璃(浮法玻璃)是深加工玻璃的源头,它的质量水平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深加工玻璃的质量。从源头进行控制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2007年发布的《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发布的《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是对平板玻璃企业及其产品提出的一系列最低要求。要确保工厂具有并保持相应的质量保证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对平板玻璃产品实行认证管理。通过对平板玻璃的认证,将进一步提高原片玻璃质量,从而为深加工玻璃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对于深加工玻璃的某些缺陷,从平板玻璃源头进行控制也是唯一治本的方法。 本报记者舒廷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