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郑莹莹)为确保春节期间水产品消费安全,近日,四川省水产局在德阳、自贡、乐山等5个市对水产品质量进行了抽检,合格率达98%。 此次抽检品种包括鲤、草、鲫、叉尾鮰等50个样品,检测项目包括三聚氰胺、氯霉素、孔雀石绿等。抽检结果表明,全省水产品质量总体安全可靠,可放心消费。 记者从四川省水产局获悉,2008年,全省水产品养殖生产基地、水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开展了十余次药残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检各类水产品样品434个,平均合格率为96.54%,对15个抽检不合格样品进行追溯查处,销毁不合格产品376公斤。 “不合格水产品中常含有孔雀石绿、氯霉素、呋喃代谢物等。其中,孔雀石绿为不可降解的化工用品,若在人体内能蓄积,可能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氯霉素是抗生素药品,若在人体内能蓄积,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人体造血功能不全、免疫力下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也具有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的危害。”据成都市水生动物检疫检验站站长(兼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所长)曹成易介绍,目前重点监控的鱼类是大口鲶、叉尾鮰等无鳞鱼和鳜鱼、鲈鱼等名贵鱼。 “相比其他农产品总体合格率90%,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高。”曹成易告诉记者,在2008年,农业部对成都市水产品质量进行了安全抽检,成都市也进行了例行抽检。结果显示,部级抽检了4批次共280个样品,合格率96.5%;市级抽检抽检了24批次共1200个样品,合格率98.4%。 曹成易表示,自2008年9月1日成都市实施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以来,水产品批发市场设立了检查站和快速检疫检测室,对不具备检疫合格证明和质量检测合格证明的水产品,按车次进行现场抽检,合格方准予入市,“所以,水产品质量是有保障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