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商抽查结果显示,七成羽绒服虚标羽绒含量,保暖性差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羽绒服进入销售高峰期。羽绒服因存在羽绒含量缺斤短两、以次充好、虚标造假等质量问题也成为投诉热点。近日,成都市工商局对全市流通领域销售的羽绒服开展了质量监测。检测结果显示,全市羽绒服质量差,合格率不足三成。 羽绒制品问题多多 不合格商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含绒量、充绒量、清洁度、蓬松度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中,含绒量、充绒量、蓬松度等项目不合格会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性,清洁度不合格可能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如江苏雪中飞制衣有限公司生产的标称“雪中飞”羽绒服被监测出蓬松度、绒子、清洁度不合格。香港天毅(国际)服饰有限公司荣誉出品/四川南充市天姿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标称“歌贝尔”羽绒服被监测出蓬松度、含绒量、绒子、充绒量不合格。 虚标羽绒含量 成都市工商局消保处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次抽检不合格产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含绒量和蓬松度上。羽绒服装含绒量是羽绒制品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直接影响其保暖性。含绒量实测与标称差距过大的原因是毛片、羽丝、陆禽毛掺入过多,造成含绒量降低。造成羽绒含绒量偏低的原因是生产企业质量意识不强,对羽绒的产品标准理解不到位,购入的羽绒原料未经严格检验就投入使用。个别企业以次充好,标高羽绒含量。国家标准规定,羽绒服装产品必须在产品标志上明确标明其产品的含绒量,且误差不超过4%,有的羽绒服装标明充绒量170克,实测为123克,不符合标准要求。 衣服保暖性差 蓬松度是羽毛羽绒的弹性指标,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羽绒服装的回弹性、保暖性和舒适性。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直接影响蓬松度指标的是绒朵含量的多少及质量。好的绒朵伸展开的直径有10~20mm,而质量差的绒朵直径仅有1~2mm。绒朵含量多、质量好,相对蓬松度就越好。造成这些项目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产企业在羽绒羽毛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标准较低、质量控制不严、管理不到位所致。 不合格产品可退货 “我们在接到相关部门的通知后,就立即通知代理商将不合格产品进行了下架封存,并将不合格产品进行了回收。”江苏舜天梦岛时装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李先生表示,如果消费者买到不合格产品,可凭收银条到各地代理商那里进行退货处理。以后在生产过程中,会严格把好质量关,绝不让不合格产品在市面上销售。 成都伊藤洋华堂春熙店的前台工作人员张小姐也表示,对于抽检出的不合格产品,商场方已经进行了下架处理。如果消费者买到不合格产品,可凭收银小票到商场进行退货。 慎重购买羽绒服 成都市消协办公室主任李艳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时应注意看含绒量。羽绒服装的含绒量一般以70%及以上为宜。还要看回弹性。将蓬松的羽绒服按一下,再松开后,迅速回弹,恢复原状的,说明羽绒的蓬松度良好。其次还要闻气味。羽绒制品有少许气味是正常的,但是,要避免选购味重刺鼻的商品。切忌在一些街头小店购买其价格仅为正规商场的三分之一或几十元的产品,选购时还应当注意羽绒服上的标记是否齐全,要检查厂名、厂址、面料里料的成分含量、洗涤标志、质量等级、执行标准代号等。慎重购买过季、压库羽绒服。李艳说,国家标准规定,羽绒服的微生物检测是不复检的,也就是说,只保证当时拿来检测的产品是合格的,很多商家在储存、运输中产品遇潮或污染,都可以随时受到污染,改变了该产品的微生物指标状况。一般过季羽绒服往往是经历了四季气候变化,如果储存不当受潮,产品容易发霉变质,滋生细菌。 本报记者黎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