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成都市玉双路的张女士,12月28日路过总府路时,看到几个自称来自服装厂的男子正在推销皮衣:“300元一件,这些皮衣都是库存的积压货,所以廉价处理。”看到衣服还不错,买的人也很多,张女士讨价还价后以260元买了一件。回到家后,家人告诉张女士,这皮衣只是合成革的,而且除了衣领上有个商标外,连生产厂家、成分标示都没有。张女士赶忙拿着衣服去找卖衣服的人,可哪里还找得到人哦。 晓斌点评:像这些廉价皮衣多以马皮、骡皮冒充山羊皮、绵羊皮,价低质劣。遇到这种特低价的皮衣,消费者应特别小心。有个别经营者售卖此类商品时,不但不向消费者明示,反而冠以“厂家促销”、“跳楼大优惠”的名义,误导消费者。这些小摊点特别是流动摊点,往往不会给消费者开具发票或收据,结果由于证据不足,消费者无法投诉,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晓斌提醒消费者,春节将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要盲目听信广告的误导,选购的商品要有商标“R”或“注册商标”字样,还要标有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包装上应附有售后服务电话等。比如,在选购皮衣时应注意附带的标志物,如中高档皮衣或名牌都应挂有真皮标志,正规厂家为维护自己的声誉,也会为皮衣附带一块小皮子做标志。 其次,购物时一定要索取购物凭证,在对商品质量不满意进行投诉时,便于消协与其他行政部门对商品的认定,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手中的发票也是索赔维权的重要证据。 本报记者黎藜
四川省消委会维权热线:028-86753315 本报维权热线:028-86673222 李晓斌: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投诉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