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质量执法(08版)

执法一线
 

  标称100米电线竟差31米
  本报讯(刘婷张明)近日,蓬安县工商局锦屏工商所的执法人员在金溪镇进行市场巡查时,发现一辆满载各类电源器材的白色小货车,停放在镇上齐星街一电器销售门市部前下货。
  执法人员上前例行检查时,发现货主舒某神色慌张,说话语无伦次,这引起了执法人员的警惕。经过检查发现,货主出示的个体营业执照上经营者与其本人不符,这更让执法人员心生疑惑:莫非,他销售的产品有问题?
  执法人员立即随机从其销售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线中抽出一卷,包装内的产品合格证上标称长度为100米,但经执法人员现场测量,实际长度仅为71米。此时舒某急忙辩解:“有些电线要差一点长度”。细心的执法人员又对其货车上4种品牌8个规格型号共计68卷绝缘电线,分别进行了抽样测量,发现该批合格证(包装)上标称每卷长度100米的电线,竟然无一例外地存在“短尺少寸”现象,实际长度少的差5米,多的差31米,长度误差竟然高达30%以上,共计差了837米之多!
  鉴于舒某经销的电线长度误差已远远超过了国家的强制性规定,执法人员当即对该批“缩水”电线依法予以查封,并立案调查。

  擅自勾兑 白酒数百公斤
  本报讯(巴质)近日,巴中市通江质监局在开展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业专项检查时,发现通江县陈河乡麻柳林村一小酢酒厂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无任何技术支持、无化验设备且未委托任何检验机构检验的情况下,凭感觉往自购酒精中加入井水和乙酸乙脂、白酒增度剂、刹口剂等添加物,勾兑成散装白酒。
  执法人员当场对该酒厂勾兑的150公斤散装白酒,1000公斤酒精,72公斤乙酸乙脂、白酒增度剂、刹口剂等添加剂实施了封存。经法定机构检验对该散装白酒抽样检验,属不合格产品。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