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家为了追求产量,不惜“冒险”生产“早产”蜂蜜,这样就造成了蜂蜜水分超标。为了“弥补”产品的不足,厂家不得不通过人工浓缩的手段来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人工浓缩必然导致部分营养成分的流失,“早产”蜂蜜奉献给消费者的已是质量缩水的产品,而水分超标不仅降低了食品的营养品质,还可能导致微生物的滋长最终致使蜂蜜在保质期内变质。 蜂蜜“抗生素残留”事件曾闹得沸沸扬扬,消费者对蜂蜜望而生畏,蜂蜜出口受阻。尽管该事件以“出口贸易壁垒,微量残留并不必恐慌”的结论尘埃落定,消费者的信心却是备受伤害。蜂蜜是天然的营养食品,其价值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除了食用也被运用到医药和美容等行业。但高达40%的蜂蜜不合格可以说明,蜂蜜的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纵观省内蜂蜜企业,老城南、南宝蜂、杨氏蜂业、冯氏蜂业、健生堂等算是叫得响的品牌,但从工商、质监部门的历次抽检的情况来看,老城南多次榜上有名,健生堂、杨氏、冯氏等也在抽检中落过马。 我们深知,不能以一次抽检来衡量企业产品的整体质量,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只有正视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加以改进质量,其产品才能被消费者长期接受。 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力,建立安全生产体系、检测检验手段、质量控制体系,是蜂蜜企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必须完成的课题,也是蜂蜜企业在混乱的市场格局中突围成长的利器。 舒廷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