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改革开放30 年四川质监成长报告·质监与民生 “12365”是质监系统的投诉热线,遇到什么困难需要质监帮忙的,随时可以拨打这个电话。“12365”被赋予一个意义———一年365天,天天有质监,它可以成为你生活的参谋,为你的饮食起居,一日三餐服务。 其实,质监工作的根本就是在于改善和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细数过后才发现,产品质量、计量、标准化、认证的工作早已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百姓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升就是质监30年最伟大的成就。 计量举措服务民生 “2007年,全省各地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期间,检查集贸市场2064家,再用计量器具29830台(件),检定合格率为92.3%,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抽查餐饮业3650家,再用计量器具7539台(件),合格率为83.6%;抽查商场(超市)2187家,在用计量器具5596台,合格率为93.3%;抽查加油(加气)机4396台,合格率99%……” 这样一组数据放在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处长杨鹏的案头,这是一个很普通的以集贸市场、餐饮市场、商场(超市)、加油(加气)站、宾馆为重点的计量监督检查工作的情况汇总,为的是强化市场计量监管。 类似的情况总结还有:2008年春节后,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的“整治短斤少两、诚信计量惠民”专项行动,通过对集贸市场在用计量器具全面普查、免费检定等工作,全市共检定457个集贸市场,在用计量器具55493台,提高了集贸市场主办者、经营户、消费者的计量法制意识,有力打击了短斤少两行为。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也在加强。2007年二季度组织省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公正站,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袋装米、茶叶、白酒、电线(电缆)、水泥、化肥等6类定量包装商品的抽查,抽查了10家生产企业的18个批次的产品,合格率为77.8%;三季度成都局承担了每年一次的国家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抽查生产企业32家,抽查产品97批次,合格率为94.8%;自贡、德阳、泸州、内江、资阳、雅安等6个市对调味品、茶叶、化肥、饲料、电线(电缆)等5类定量包装商品共抽检了167家企业的529个批次的产品,合格率达到81.5%;绵阳局对大米、面粉、纯净水、牛奶、水泥等350家企业生产的750个批次的产品抽检结果表明,合格率达到85%以上…… 在用汽车衡计量的专项监督检查也全面展开。在对全省贸易交接用汽车衡、公路管理用汽车衡、汽车衡生产企业进行的全面计量监督检查结果是30家汽车衡生产企业的4416台在用汽车衡,计量检定合格率达到98.5%;同时也为2007年6月开始实施的高速公路集中收费提供了技术保障。 吃的、穿的、用的,计量监管从方方面面保证着百姓的合法权益。 质量认证保产品可靠 “认证”在国际质量管理史上已经积累了100多年的发展经验,认证工作是一项国际通行的加强产品质量、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自愿性认证、强制性认证,还是检测机构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的都是通过认证后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四川认证工作到今天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四川省获得认证的企业和产品都排在西部第一。 “根据国家的规定,涉及人类与动植物生命和国家安全、环境影响的产品,必须经过特定的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的产品评价制度,CCC认证出现了。”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评审处处长扆平说,这是政府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环境而颁布强制性指令,第一个是从家用电器开是的,到现在已经发布了7批,涉及到包括家用电器、汽车、安全玻璃、医疗器械、电线电缆、玩具等在内的23大类159种产品。对提高我国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经济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在购买通过了国家强制认定的产品的时候,应该认准在产品上粘贴的‘CCC’认证标志。”扆平说,例如一台粘贴了“CCC”标识的空调就表明它的安全性是可靠的,可以放心购买。 强制性产品主要用于工业产品,特别是家电产品的认证。而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节能产品、酒类产品等这些产品的采取自愿性认证。自愿性认证与强制性认证一样,通过认证的产品,品质都更有保障。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从表面上看跟百姓生活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通过了体系认证的企业,更能确保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百姓的生活必需品都有质量保证了,能说质量管理体系与百姓无关吗? 从认证的内容来看,实验室认证发展到现在,认证设备越来越好,程序越来越规范,标准越来越高,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如今,实验室认证工作已经深入到了对公路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监测、农产品管理等方方面面,通过了认证的实验室管理更加严格、技术水平更有保证、出具的实验数据更可靠。认证工作也一直贯穿于百姓生活的始终。 标准化促农产品质量提高 农业标准化是标准化工作与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标准”等多种农业标准化发展模式,推动了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示范基地进一步扩大。到2007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4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432个,种植业示范面积达75.5万公顷,发展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050家,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处长宋毅说:“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的标准化工作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工业标准化已经从传统的工业领域向农业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延伸,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四川出台了《四川旅游基本信息规范》、《农家乐服务标准》、《洗染业服务质量规范》等地方标准,批准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35个,标准化工作上了新的台阶。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标准化工作从简单的名词术语、试验方法、产品质量向现在的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环境安全和动植物安全等方面延伸。”宋毅说,标准化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先后出台了《四川省标准化监督管理条例》、《四川省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标准化技术工作的意见》、《四川省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等一系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四川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四川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办法》已列入省政府立法计划,奠定了标准化技术创新工作的法律基础。 “加大标准的制修订力度,提高标准水平,解决标准不合理的问题。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创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的制定,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提高中国标准的话语权。”宋毅说,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新审视标准,要及时跟踪国内外标准化发展动态,加强技术标准研究与制定,努力提高标准水平,积极应对技术壁垒,不断提高和发挥中国标准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日常监管确保生活必需品安全 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严查“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2007年,一场史无前例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在全省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 抓农产品源头污染治理、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清理食品备案企业标准、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专项整治的成果使食品安全监管合力逐步增强,监督力度逐步加大,产业水平逐步提升,食品安全形势逐步好转,全省食品安全总体可控,2007年全省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四川专项整治的经验多次在全国交流…… 2008年3月开始,涵盖了家具、电线电缆、服装、油漆涂料、仿真饰品、汽车配件、絮用纤维制品、人造板、装饰材料、洗涤用品等10类与广大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产品专项整治战役又一次打响;5.12地震发生以后,对建材产品的专项整治行动又在全省范围内迅速展开。 一场又一场的“整治”,“治”的是跟百姓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为的就是要保证最基本生产资料的安全。监督抽查的结果显示,专项整治成效显著,被纳入重点整治的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专项整治强化了四川质监的日常监管工作,产品质量安全警钟长鸣。 后记 质监人永远在路上 30年前,当质监局“白手起家”的时候,经历的是“两眼一抹黑”的尴尬。 没有办公室、没有工作经费,一穷二白的老质监人,带着对未卜前途的无限憧憬,匆忙上路了。30年来,他们经历的是怀揣满腔热血却一路举步维艰的辛酸创业。 紧跟着,中国发展的30年,这片土地被一群小人物变成了试验场,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向着市场经济转轨……而对于与改革开放同龄的四川质监事业来说,在这30年里却是写下了一段辉煌灿烂的“奋斗史”。质监事业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好、“四川制造”越来越有社会影响力…… 正如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程师陈高原所言,经过了辉煌30年的蓬勃发展,检验设备、检验人才、科技力量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的30年,是要思考怎样加快发展的30年。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但是,在细数、盘点质监故事,体味过“创业之难”之后,却有了一股喝一场小酒,谈一场恋爱的惬意。质监工作已经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丝毫不敢懈怠,又岂敢撒手不管?微微的“醉意”之后,踏上了这条难得回头的路。 忆往昔,我们慨叹30年质监事业的辉煌成就。 看今朝,我们憧憬未来的路还可以走得更稳更好。事业发展的脚步,质监人还可以迈得更快些。“假冒伪劣”还没有彻底杜绝,百姓衣食住行的质量安全还没有百分之百的保障,专项整治还可以更深入,“中国制造”还没有在国际市场上真正站稳脚跟,中国企业还没有真正掌握参与国际竞争的话语权…… 望着前方的漫漫征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的带领下,已经硕果累累的四川质监人一定不会放慢前进的脚步。他们“要把成都质检院建设为西部检测高地;把质监系统打造成推动四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加速器和监控器”的目标一定可以完成;四川质监打造“阳光质监”、“服务质监”、“效能质监”、“科学质监”的理想一定可以实现。 质监人永远在路上…… 本报记者王伶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