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质量新政(05版)

风力超5级“蜘蛛人”不得作业
 

  建筑物清洗将出推荐性国标

  昨(22)日,记者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获悉,专门针对建筑物外墙清洗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建筑物清洗维护质量要求》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稿。据了解,该项标准不仅对建筑物清洗维护的范围、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更关注到了清洗者的安全以及清洗时对环境的保护。
  解读
  外墙清洗不应造成二次污染
  据了解,《建筑物清洗维护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建筑物、构筑物外立面为玻璃幕墙的,至少每年清洗一次;外立面为水刷石、干粘石和喷涂材料的,应当定期清洗并至少每5年粉饰一次;外墙清洗过程中,不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喷砂作业还应采用湿喷,落砂应回收再用。
  “蜘蛛人”是人们对在高空清洗建筑物外墙从业者的称呼。在《建筑物清洗维护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中对这些“蜘蛛人”的作业安全进行了明确规定。标准要求,高处悬挂作业人员必须能正确熟练地使用保险带和安全绳。安全绳上端固定应牢固可靠,使用时安全绳应基本保持垂直于地,作业人员身后余绳不得超过1米;无特殊安全措施,禁止两人同时使用一条安全绳;在距高压线10米区域内无专业安全防护措施时严禁作业;高处悬挂作业不得在大雾、暴雨、大雪、大风(风力超过5级,风速8.3米/秒)等恶劣气候及夜间无照明时作业;气温超过35℃或低于5℃时,不应进行施工操作等。
  对于使用设备的安全性,标准也作出了明示:新建建筑、构筑物高度超过40米时,应优先设置满足清洗、维护的擦窗机;要选用高处作业吊篮进行清洗、维护作业;在受建筑物结构限制,不能使用悬挂设备时,必须落实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经施工企业责任人签字后,才可以使用经过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大绳吊板或悬挂装置作业。
  声音
  标准规范行业提倡环保
  “近年来从事建筑物清洗行业的人员越来越多,而清洗人员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因此标准更加注重从业人员的安全。”该标准制定人之一的中国高空作业机械委员会理事长张华表示,对于清洗材料的要求,则是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为在建筑物清洗行业,很多业主、物业管理人员对其所用材料并不很了解,而清洗的试剂往往都含有化学成分,如果公司偷工减料,使用腐蚀性较强的材料,不仅对外墙,甚至对清洗人员都有伤害,如果使用不当,在清洗过程中滴出来,还可能对楼下过往的行人以及花草造成伤害。
  张华表示,建筑物清洗标准不仅对清洗人员安全、环保有高要求,对于清洗的质量也进行了规定。例如规定中要求,喷砂作业应采用湿喷,落砂应回收再用,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很多外墙都是石材、金属等材质,时间久了,就会有一些水泥、胶等遗留在上面,如果单纯由清洗人员擦拭,无法达到清洁干净的效果,而如果用湿喷,清洗效果会非常好。而在使用后,由于喷砂本身也有一定化学成分,对环境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就一定要求回收。
  张华表示,虽然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但标准中有些项目添加了“必须”、“应该”等字眼,这就属于强制性的,每个清洗企业都应该遵循。
  本报记者张晶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