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对结石患儿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四川建立了分层、分级、分区域的医疗救治原则。四川省卫生厅按照卫生部的要求,成立以儿科、小儿肾内科、超声科、放射科等专业专家组成的省级诊疗专家组,根据基层实际需要,充分发挥诊疗专家组的作用,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工作进行现场指导,提高诊疗能力。 分层分级分区域救治患儿 据悉,县医院主要承担患儿的诊断筛查和轻症患儿治疗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儿要转诊到设区的市级以上医院,对重症、疑难的患儿要集中收治到设有儿科、综合实力强的省级定点医院。卫生部将有针对性地向重点省份派出部级诊疗专家组,深入地方,提供技术指导。 卫生厅要求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患儿筛查、诊断和初步治疗能力。要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要求,严格掌握诊疗方案,规范诊疗。在诊断过程中,特别要密切关注近一年来有三鹿牌奶粉3至6个月喂养史、有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儿。对其他有泌尿系统结石症状和体征的患儿,也要认真排查。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特别要根据婴幼儿生理特点,严格掌握适应症,首选无伤害的诊断、治疗措施,保障患儿健康。 医院分流缓解筛查激增局面 随着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含有三聚氰胺有关信息的披露、筛查工作的开展和对社会的广泛宣传,服用过含有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家长携带婴幼儿到医院进行检查,在短时期内造成了成都市部分医院筛查婴幼儿激增的局面。记者发现,各大医院根据自身情况对前来前来筛查的婴幼儿分流,目前筛查高峰期已过。 相比9月17日家长怀抱婴儿在医院等候的宏大场面,如今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大医院要平和很多,井井有条的秩序从一些细节体现出来。医院规定,凡是食用过三聚氰胺奶粉的三岁以内的婴幼儿免费筛查,而三岁以上的孩子则需要在儿科门诊挂号就诊,需要做B超检查的,在门诊四楼交费。由于一天只能筛查350名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医院门口的醒目处,张贴着排号的情况。工作人员称,为了避免孩子家长扎堆,他们采取了头天排号第二天检查的方式,对前来检查的患儿进行了分流。 本报记者缪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