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人民医院抗震救灾回眸
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渠县人民医院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行动中,谱写了一曲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的篇章。 地震突袭果断决策 地震发生12分钟后,渠县人民医院院长李健等院领导迅速在医院办公大楼前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院长李健同志任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启动了应对突发公共灾害的应急预案。 随后多次召开院办公会做出了关于抗震救灾的相关决定: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工作,全院医护及工作人员要坚决服从调派,严阵以待;全院职工要坚守工作岗位,随时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准备;医院对派出参加抗震救灾的医护及工作人员,将在适当时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上报有关部门记功、表彰,医院将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最大的鼓励、补助;号召全院干部职工书面或口头申请支援一线抗灾,随时调换前线救灾人员;医院对前往一线抗震救灾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将分批次进行慰问、关心,让抗震救灾一线人员安心、放心,努力工作。院长带头全院行动 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面前,李健亲临现场,40分钟内安全疏散病人355人到医院花园等空旷地带。为防余震引发灾害,医院组织人力物力在花园内搭建了临时帐篷,院领导、医生、护士及工作人员彻夜守护、陪伴在病人身边,实行医护人员“一对一”诊治、陪护病人。 渠城广大群众为避免余震发生意外,露宿渠县万兴广场等开阔地带,不少群众因惊吓、受凉、疲劳、恐慌患上了感冒、肠炎等疾病,为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遏制疾病的暴发流行,渠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在在渠县中学、万兴广场等地来回巡视,第一时间救治伤病员,共义诊10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5000余元。 奔赴灾区抗震救灾 5月12日晚11时,李健带领院领导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查看危重病人时,突然接到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电话通知,组派医疗队前往灾区抗震救灾。医院立即抽调副院长唐联勇,主治医师蒲海清、罗建明,护师王太琴、陈琼,驾驶员郝苗、文刚7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连夜赶赴青川县城展开救灾工作。唐联勇被达州市卫生局指定为达州市在青川五支医疗队的负责人,具体带领达州市医疗队32名医护人员在灾区执行救灾任务。 在青川灾区,医疗队员冒着岩石滚落、山体滑坡、余震不断的危险,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饿了吃饼干、渴了喝矿泉水,睡觉就在救护车上,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5月19日中午,医疗队在转运2名骨折病人途中,突发强烈余震,一块山石滚落下来,将救护车的保险杠砸坏,挡住了去路,医疗队员冒着山体滑坡、岩石滚落的危险,下车推开石块,及时通过危险区;驾驶员郝苗在救灾现场拾到一个装有现金、银行卡、手机的手提包后,立即将包交到了广元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经指挥部工作人员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了失主;医疗队员陈琼在一次余震中脚被扭伤,但她忍着伤痛,继续投入到紧张的抗震救灾工作中…… 渠县人民医院第一批医疗队员经过19天艰苦奋战,共抢救诊治伤病员160余人,并将从青川的几个重灾区转运重伤员40人到广元市医院;搬运药品12车;转运灾民150余人;运送应急救援工程专家及技术人员200余人;接送到重灾区的省外医疗专家60余人。圆满完成了医疗救治任务,受到了广元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好评。 慷慨解囊无私奉献 5月13日,渠县人民医院首次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0000元;5月19日,在医院的倡议下,全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通过渠县红十字会向地震灾区现场捐款61832.9元;5月26日,医院党委组织全院党员在个人自愿的原则下缴纳“特殊党费”21024元。 据统计,医院共派往灾区医务人员及武装部民兵28人,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护和灾区重建任务,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先后被中共渠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中共达州市委、达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将光全本报记者鲜继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