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市场举措(09版)

侵害他人信息要判刑
 

  《个人信息保护法》将出台

  本报讯(记者刘颖哲)近日,记者了解到《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日前已呈交至国务院。该草案规定了拥有个人信息的企业与团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禁止任何团体在未经个人同意的前提下,将个人信息泄露给第三方。但除犯罪、税收记录及媒体调查外。
  记者了解到,《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规定了拥有个人信息的企业与团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除犯罪、税收记录及媒体调查外,禁止任何团体在未经个人同意的前提下,将个人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成都市消协秘书长高玉川表示,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和滥用,是让公民获得社会安全感的前提。但在实践中,由于泄露个人信息的渠道很多,很难认定侵权主体,因此也就难于追究侵权者的责任。现在有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只有对相关部门及商家采集、存储、使用个人信息加以规范,并明确违法的民事责任、行政和刑事责任,才能根治恶意泄露个人信息的乱象。
  四川方舟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显寿表示,保护个人信息的私密性与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同样重要。从目前已披露的大量的滥用个人信息案例看,公共机构对权力的滥用正是个人信息泄密的根源,管束公共权力是保护个人信息的关键。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