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假者用淘汰显像管装上新机壳和包装箱,拼装成“长虹金品”彩电,低价销往安徽农村 昨(18)日下午2时,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在长虹商贸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全省新闻媒体披露了近期在安徽农村一带,查获大量假冒长虹小尺寸显像管彩电伪劣商品的案件,充分显示了公安部门和长虹公司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广大消费者权益的信心和力量。 调查:歪彩电充斥安徽农村 2008年初以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的农村市场,发现大量以长虹公司名义生产,标识为“长虹金品”的劣质小尺寸显像管彩电,低价充斥农村低端家电消费市场,不仅给长虹公司产品声誉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同时造成了长虹公司同期销售额出现小幅下降。 7月8日,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胡钢在长虹公司报送的《关于请求查处“长虹金品”假冒伪劣彩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公安机关“全力维护绵阳主打产品声誉,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绵阳市公安局分管副局长王枫立即组织经侦支队进行研究,迅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按照“遏制市场面,追根溯源,打击源头,斩断网络”的思路,以假冒问题最为突出的合肥“安徽大市场”为切入点,远赴合肥、广州、番禺等地展开侦查工作。 打假:假货源头浮出水面 绵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初查发现,合肥“安徽大市场”是当地最大的低端家电销售市场,经销商销售各种劣质假冒名牌彩电现象比较突出,且大宗交易均采取场外进行,手段极其隐蔽。 针对前期摸排出的情况和家电经销商的交易规律,专案组民警采取公开检查和秘密调查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积极协调合肥工商、公安部门,公开在“安徽大市场”针对假冒的“长虹金品”彩电进行专项检查,收缴假冒彩电样机,取得了较好的震慑效果;另一方面秘密选择“长虹金品”彩电交易频繁、交易额大的合肥金博电器销售门市部为突破口,在场外查获其经销的“长虹金品”彩电50余台,其负责人张某还检举了合肥3家拼装“长虹金品”的小型窝点。期间,绵阳警方获得一条重要线索:合肥经销的大宗“长虹金品”彩电均源于广州。 经检查确认,民警查获收缴的假冒“长虹金品”彩电,均为废旧彩电的废旧显示屏,并以低于长虹正品彩电200元至500元不等的价差,充斥当地的农村市场。据安徽当地民警介绍,这些“黑芯”彩电在当地还发生过爆炸事件,给群众造成了伤害。 收网:广州捣毁地下黑工厂 2008年8月下旬,专案组在广州、番禺等地,通过对地下拼装家电厂家进行缜密摸排后,发现在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夏茅工业区非法拼装各类假冒名牌彩电现象比较突出,均是将从国内回收或国外非法走私入境的淘汰彩电显像管拆除,再利用新的机壳和包装箱拼装成各种品牌的彩电,且已形成了“配套———组装———销售”的一条龙非法产业链。 专案组调查查明,“长虹金品”彩电主要是由安徽六安籍犯罪嫌疑人朱西旺,在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夏茅工业区设立造假窝点进行拼装,再由其子等人在合肥“安徽大市场”建立中端销售网络,向该省农村市场进行销售。同时,朱西旺采取“订单”式造假,库房、车间内一般不会堆放“长虹金品”彩电成品,以逃避执法部门打击。 为了有效打击源头和斩断造假售假网络,专案组克服异地办案、遭遇造假分子围攻等重重困难,在当地公安机关大力配合下,经过二十余天的蹲点守候和秘密监控,准确掌握到了朱西旺即将与外地客户进行大宗交易,并正组织工人加班加点进行生产的情报。 2008年9月11日凌晨,专案组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大力配合下,在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路朱西旺造假窝点外,将正在与客户进行场外交易的朱西旺及参与造假的两名专业技术工人一举抓获,当场查获假冒的“长虹金品”彩电166台。通过对造假窝点进行搜查,执法人员还查获了朱西旺近期对外销售近千台“长虹金品”彩电的物流货单。犯罪嫌疑人朱西旺当即被绵阳警方刑事拘留。 朱西旺归案和造假窝点被捣毁后,据长虹公司安徽分公司反映,“安徽大市场”内的经销商均纷纷主动将“长虹金品”彩电样机撤柜,以前公开销售“长虹金品”劣质彩电,充斥安徽低端家电消费市场的现象得到了基本遏制,较好地维护了长虹公司的产品声誉和合法权益。 长虹:坚决维护消费者利益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明献表示,目前发现的假冒长虹彩电主要出现在安徽一带的农村市场,而且全部是利用国内回收和国外走私的废旧显示屏造假,长虹公司的液晶彩电和PDP彩电还没有发现假冒商品。谭明献表示,为了维护长虹品牌信誉和保护消费者利益,长虹公司还将加大打假力度,让造假者无处遁形。 据绵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田光月介绍,由于长虹公司的注册商标是驰名商标,对此类问题的打击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刑法部分条款数额执行标准和情节认定标准的意见》,均要追究违法者的刑事责任。 岳波本报记者雷建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