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机壳1500元,后盖300元,面板还没货,估计至少也得500元以上,其他零配件差不多在百元左右。”日前,记者带着朋友的一款诺基亚N95在成都市太升南路手机市场里到处转悠,打听手机维修行情。但结果却让人吃惊:换听筒、键盘之类的小配件也要百元以上。 随着手机从“高档货”变成“大路货”、从“大块头”变成“小智慧”之后,手机普及率也呈直线飙升,现在不少家里可以没有座机电话,但不能没有移动电话,单是手机网民我国就拥有7305万,更不要提普通使用者,一些大型城市在手机使用率上几乎实现了1:1———“人手一机”。 手机普及率增加的同时也带来换机频率快、手机功能增多等变化,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的手机经常出现“死机”、“黑屏”、“没信号”等问题,加上购买一部价格不菲的好手机对于一般工薪阶层来说,相当于一两个月的工资,谁也不想因为一点“小毛病”就马上换机,往往选择维修。也正是在迎合市场需求下,手机维修师这个职业开始出现在大众面前,并迅速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川大科技园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李丽介绍说,市内一些普通的手机维修工月薪大多能维持在1500元以上,而那些资深手机维修工程师月收入可达到10000元以上。 “其实,手机就是缩小版的电脑,有CPU、显卡、主板等,换句话说电脑有的功能手机都有。”9月12日,川大培训中心手机专业教研室主任翟锐表示:“学员只要掌握好手机关键的几个部件,如IC,也就是集成块;BGA热风回流焊和一些基本维修技巧,培训完后一些手机卖场的维修部门都抢着要。” 翟主任介绍说,目前成都市场上的手机维修正处于观念上的“初级”,技术上的“高级”。因为在传统观念上手机维修行业几乎被定义为“低等职业”,不少人认为“没什么技术含量”,“工资低得恼火”,但实际上,手机的更新换代不比电脑慢,现在不少手机打开一看简直不像“手机”,同一台掌上电脑没什么分别,各种各样的高科技设备都被镶嵌在里边,维修起来费时费工,自然费用也不会便宜。 “做手机维修这行,要真正赚钱就得自己开店,也就是不少人说的‘自主创业’。”翟主任介绍,学员通过4个月左右的学习,由初级到高级的手机软件、硬件培训,获得国家相应的《职业技能证》,就应该主动选择“创业”,单单落户在一些大型手机卖场的维修部里做维修工一般工资只有1500元左右,最多2000元出头,这对于成都这样一个大都市而言只能说够用。而自主创业,自己租个小门面进行手机维修,平时还可以销售一些常用的手机配件,如充电器、电池、手机皮套、手机贴膜之类的,一个月能赚3万多,最低也有5000多元,6个月左右就能把本钱收回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成都太升南路会有那么多小门面做手机维修的原因,而且从我们这边毕业的10中个有6个都会选择自己开店做生意,自己当老板肯定比打工强。” 此外,已有十余年手机维修从业经验的翟主任还特别强调,手机培训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类培训,不能靠“跟师”或者“自学”。“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非常重要,没有从业经验以及理论基础盲目看书自学是不可取的,学员掌握不好理论知识相应的深度、广度,比如说学员实际操作一点没有,理论知识却非常丰富,这就是典型的理论和实际脱节,最后还是只能培训,费时又费力,如果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得多。” 本报记者刘鑫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