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消费质量报 > 家居房产(13版)

房产资讯
 

  成都严控建设用地
  圈地要进贷款“黑名单”
  9月17日,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就《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的主要精神和政策措施举行新闻发布会。
  “土地预审将作为用地审批的重要环节和入门关口,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坚决不予供地。”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龙跃永透露,通知进一步强化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土地集约节约的总体控制作用,特别强调了规划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而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核心就是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据介绍,为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政策落到实处,通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能。其中为强化监督,要求国土部门会同监察部门加强用地执法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并将企业违法用地、闲置土地等信息纳入有关部门信用信息数据库并及时通报给金融部门。龙跃永表示,金融部门可能并不清楚企业用地是否合法,而这项审查对放贷是非常重要的,此举将让一些圈地企业很难再利用土地贷款。
  在提高城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方面,通知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政策措施。其中规定成都将停止低密度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供应,保证政策性住房建设用地。严格控制经营性用地单宗出让土地规模,原则上中心城区单宗出让土地规模不超过两百亩,郊区市县不超过百亩。“这对地震灾区的政策可适当放宽。”龙跃永表示,这样一来今后在成都的中心城区将很难再有两百亩以上甚至上千亩的大型楼盘,也将促使成都新开发的楼盘向更高层发展。
  在工业用地方面,在两年内对符合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等控制指标的工业项目,修建三层厂房和四五层厂房的将分别只交纳70%和50%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修建五层以上厂房的将免收这一费用。这项鼓励政策无疑也是引导工业厂房在符合控制指标的情况下向高密方向发展。
  据悉,为将这一系列土地节约集约的措施落到实处,监管部门将运用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土地开发利用进行评价分析和动态监测。
  本报综合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