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7月15日 星期二   周报 版数: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集团报刊

  市场与消费报 > 质量新政(05版) 
 
拔火罐得照“国标”做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7月1日开始实施
  每年夏天,家住成都营门口光荣小区的朱先生都喜欢拔火罐祛湿,但由于不同的技师手法会有差异,这令朱先生觉得有点烦。不过,这样的状况将被改变。7月1日起,包括拔火罐在内的11项《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国家标准开始实施。
  据悉,《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国家标准由中国针灸协会制定,包括艾灸、头针、耳针、三棱针、拔罐、穴位注射、皮肤针、皮内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10部分,严格规定了各种技术的操作步骤、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等内容,并在附录中列出了相应针灸技术的主要适应症。例如,在“第5部分:拔罐”中就规定:“吸拔方法”中“火罐”的“投火法”是“将易燃软质纸片(卷)或95%乙醇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
  “针灸属于临床操作技术,更是医师经验化的操作,所以制定国家标准,对涉及针灸技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进行规范,能保障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疗效。”该标准的起草人之一、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余曙光教授说。另外,目前针灸已经在130多个国家使用,常用的针灸技术已经成熟和规范,具备了制定标准的条件。因此,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制定、实施,对推进针灸发展和中医国际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实习记者郑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