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7月15日 星期二   周报 版数: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集团报刊

  市场与消费报 > 要闻(02版) 
 
汽车星级高未必真安全
    

  记者调查发现,汽车厂商、消费者均不认可汽车星级评定
  东风本田CR-V取得5+星级水平,第八代广州本田雅阁达到了超五星级水平……正当市场上销售的车辆不断传来获得高星级评价结果时,日前,央视播出了《揭露C-NCAP真相:自拉自唱的汽车星级标准评价》之后,立刻在汽车界引起轩然大波。记者调查了解到,C-NCAP的高星级评级要等同于车辆的高安全等级还有距离。
  新闻背景:
  C-NCAP遭质疑据央视报道,中国—新车碰撞测试)创办单位———天津的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以国家科研单位和非盈利组织身份,通过商业手段给国内各大汽车生产厂商发放C-NCAP汽车安全星级评定认证。并且,C-NCAP既不是国家标准,又不是行业标准,仅仅是C-NCAP机构自己定的。它共有6个等级标准,从1星到5星+,汽车得的星越多就表明其越安全。记者在调查时发现,长丰猎豹CFA6470M3型越野车的正面100%碰撞试验头部测试得分为0分,40%偏置碰撞左小腿为0分。这意味着头部撞击基本致人于死亡,偏置碰撞时腿已经断了,但其星级评价居然得到了3星。
  销售商评价:
  C-NCAP高星级≠高安全等级“热烈祝贺第八代雅阁获C-NCAP超五星级”,在成都市牛市口附近的广州本田4S店外,挂着这样一幅标语。从它的大幅可以看出,厂商很在乎这个评定。
  “C-NCAP超五星级是什么意思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成都市部分汽车销售店,但得到的答案却不一样。有的比较强调“星级”,有的对其表现出不屑。
  “它是专业的碰撞实验,所有新车都要通过这个实验来检测其安全性。第八代雅阁得到了目前C-NCAP评价的最高分,说明它的安全性和辅助安全功能比较齐全。”牛市口这家广州本田4S店的销售员说。当然,驾车习惯以及个人安全意识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
  “欧洲的碰撞实验对车辆的前、侧、后等各个方位都有不同的碰撞标准,简单地说‘五星级’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前面碰撞的得分比较高,后面碰撞的得分要低一些。”上海大众的销售员说。
  “不同的碰撞试验,其标准不同。”荣威4S店的销售员给记者介绍了另一种碰撞试验NCAP,以及它和C-NCAP的区别。“做C-NCAP检测的是我国的一个民间组织,加分项目比较多,评价结果只在我国有效;NCAP是比较权威的欧洲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效。”
  “我们的汽车车身强度安全都是按欧洲标准做的,如果发生意外,安全气囊都没把人保护好,那也就没什么办法了。‘几星级’都是宣传,了解这些没用。”长安铃木销售点的销售员这样告诫记者。
  听了这么多销售商的话,不难看出,“行家”并不那么看重C-NCAP碰撞实验,它的高星级评级要等同于车辆的高安全等级还有距离。
  消费者调查:
  39.7%认为C-NCAP不权威在人们不太了解星级碰撞评定的具体含义,特别是在这样的评定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时,刻意追求碰撞等级高低的消费者并不多。
  新华社一份报告调查了974名消费者,其中认为C-NCAP“权威”的仅有16.4%,加分项受到了最多的质疑。此外,认为C-NCAP“不权威”的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39.7%。不少消费者都认为,C-NCAP的标准比欧洲标准低,即使碰撞结果取得了高分,也不能完全说明该车质量的好坏。
  厂家直言:
  它不是产品安全性唯一标准在销售商和消费者都不太看好C-NCAP的情况下,汽车生产厂家如何看待C-NCAP呢?据了解,每款新车进入某个市场销售之前,都要通过所在国家或区域强制性要求的碰撞测试,只有达到该区域或国家碰撞标准要求的车辆才能在该区域销售。记者采访海马等汽车了解到,C-NCAP测试结果的权威性也遭遇了汽车厂家的质疑。
  负责VOLVO公共关系宣传的张海强说:“C-NCAP测试结果只能反映出车辆在现实生活中安全性能的一部分。如果一辆车既获得了测试高分,在交通事故中又有良好的安全表现,那才真正说明这辆车的安全性能好。”
  广州本田的部分车辆就进行了C-NCAP碰撞试验,但其公关部杨涛坦言:“我们不会把C-NCAP的评价结果作为证明自己产品安全性的唯一标准。”他同时指出,所有的碰撞试验都是基于现实世界真实碰撞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碰撞规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车辆在真实世界碰撞情况的水平。但碰撞试验是在一定条件下针对试验车型进行的,真实情况下的碰撞情况复杂多样,是无法完全在试验室内复制。

  最新进展
  汽研中心回应质疑7月10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天津召开了信息发布会,对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媒体报道作了回应。
  据介绍,在推出C-NCAP过程中,该中心跟国外机构进行了多次交流,与国内外大企业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整个过程历时两年,举全行业之力、集全行业的智慧,吸收了国外的经验,并且结合中国的国情,最终形成了C-NCAP评价规则。对于为何一些车辆在碰撞测试试验中部分测试项目得分为零,但结果居然被评定为3星的疑问,该中心没有作出回应。
  本报记者王伶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