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我郑重承诺: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自觉使用建材市场合同示范文本,认真履行合同义务,保证所售建材质量达标,保障灾区重建所需建材供应。”为维护建材市场秩序,支援灾后重建,8日上午,成都市工商局在府河桥建材市场举行了建材市场合同示范文本推广现场会。当日,该市灾后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全面启动,7种合同欺诈行为将被严查。 据悉,此次推广的建材市场合同示范文本由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包括《钢材买卖合同》、《水泥买卖合同》、《木材买卖合同》和《建材买卖合同》4种示范文本,对买卖双方在建材上的规格、产地、等级、违约责任等都作了详细约定。 在同时启动的建材市场专项整治中,工商部门将对涉及生产经营建材的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严打合同欺诈行为,重点查处恶意串通订立虚假合同;互相勾结利用合同提供假冒伪劣产品;虚构合同主体或标的物而影响合同履行;在合同中设置买方无法履行的格式条款;卖方故意不履行或拖延履行合同;利用虚假广告和信息诱骗买方签订合同骗取中介费;利用合同骗取运输费用等。同时,加强对钢材、水泥、木材、涂料、室内装饰装修材料、防水材料等重要建材和重要建材市场的监督管理,确保进入灾区的建材合法、实用、安全。 成都市工商局局长谢述钧提醒建材购买单位、个人,在进行交易时,要主动要求经营户使用上述4种合同示范文本,发现建材经营户无照经营、销售不合格商品、使用“霸王”合同等违法行为,要及时向工商机关投诉举报。 本报记者黎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