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7月15日 星期二   周报 版数: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集团报刊

  市场与消费报 > 3C通讯(17版) 
 
“山寨机”站在十字路口
    

  “严打”和“引导”各有道理
  “生存或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的内心独白与处在十字路口的“山寨机”是一种很好的照应。
  日前,深圳已拉开了严打“山寨机”的序幕。在此背景下,规模已经做大的“山寨机”厂家,有意愿创立自己的品牌,打算走出“山寨”加入到正规军的行列。此外,包括主管部门、业内专家的舆论并未出现“一边倒”,“严打”还是“引导”,“山寨机”应以何种方式转型?
  严打:“山寨机”等于假冒伪劣
  观点来源: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中国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
  所谓假冒,比方说,你生产了一个手机,你不是诺基亚,但是你冒充诺基亚的品牌,这属于假冒行为。如果说诺基亚生产了一款很有创新的手机,你也做了一个虽然不叫诺基亚,但是外观跟它一模一样的手机,让消费者一看就误认为是诺基亚的某款手机,这也是假冒的行为。还有,如果你没有取得进网许可证,你也没有进行3C认证,然后就贴上了相关的标识和标志,这个也是一种假冒行为。你给消费者提供的生产企业、产地、联系电话等信息都是错误的,这些也属于假冒行为。
  所谓伪劣,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扩大功能的宣传,没有这个功能你说它有。还有一种是扩大性能的宣传,你没有这么好的性能,你说得这么好。还有本身就采用了低劣的元器件、低劣的材料来制造产品,采用盗版的软件来组装产品,这些也是属于伪劣。
  关于售后服务,如果你不提供售后服务,或者给客户提供低劣的售后服务,这个我认为也属于伪劣。未取得国家规定的电信设备进网许可,未按国家规定强制做3C认证,就拿产品去销售,这也属于伪劣。
  建议:工商、质监、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应重视重视“山寨机”问题,更好地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手机最关键的部件是芯片,“山寨机”厂家一般从设计公司进芯片,从法律来讲就应该出台这样的规则:芯片应卖给有牌照的正规的生产厂家,否则就是违法。如果什么都去管,也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但是我们把做出手机非常关键的,缺了它就不行的东西挑出几块来进行监管,不光是管整机,还要管重要的部件,它的生产和供应应该是一个正常的渠道,这个渠道不正常,你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难度:严打只是治标不治本。
  引导:最终成为“正规军”
  观点来源: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
  以“山寨机”目前发展的势头,我国能够挑战诺基亚实际霸主地位的厂家,未必就是以前审批制下取得过的牌照,或者核准制之下的牌照,很有可能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然后涌现出来的今天还是“山寨机”的某些厂家,今后去完成对诺基亚的挑战任务。
  我觉得这是一种手机生产的新模式,可以打破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的先进行深度研发,然后再去搞半年甚至一年的研发周期,才能推出一项新产品的模式。而且在手机芯片套装的基础之上,迅速开发出多种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手机,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很多物美价廉的手机。
  建议:区分“山寨机”,界定其合法性;工信部增加入网检测机构,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解决检测费用高和检测周期长的问题;委托销售代理建立售后服务体系。
  难度:“山寨机”走正路,成本要增加,道路更漫长。这正好就是现在很多正牌国产手机的路线,而在现有的环境之下,国产手机举步维艰,一批“山寨大王”们恐怕会望而却步。 本报综合

  ●记者手记
  市场决定其价值
  综合阚凯力和何桂力等的观点可以发现,“山寨机”的存在以及得到市场认可,证明其有一定的市场价值,需要靠市场来决定它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有的地方对山寨机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进行处理,不禁让人担心,山寨机不是一个简单的可以一刀切的问题,否则,也许切断是我国通信终端制造产业的最后血脉。毕竟,这样的教训太多了。
  对“山寨机”的未来,比较统一的认识是:一方面打击“山寨机”违法行为,将“山寨机”产业链从源头治理,让上游供货商明白,给正规的拿到进网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提供产品,提供配套,才是正道。另一方面,用开放的心态将“山寨机”看作我国手机行业的生力军,对“山寨机”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引导和扶持。
  山寨机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是在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中被淘汰,另外一条就是有更多的山寨机走上发展壮大之路。
  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企业在芯片行业取得真正的进展,像华为、中兴、展讯那样,为中国的通信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舒廷聪